南沙区航行记(第1页)

中国三沙市南沙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自由贸易区三沙市的市辖区,位于中国南海中南部的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在永暑礁,该区域包括1个行政管理区和1个社区。管辖着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群岛。该区域南北长度大约是500多海里,东西宽度大约是400多海里,水域面积大约为82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到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永暑礁作为南沙区区委和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永暑礁位于北纬9度37分,东经112度58分,距离中国大陆大约是740海里,距离海南岛榆林港560海里。永暑礁全长为26公里,宽度大约是7.8公里,面积高达108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型环礁。

永暑礁周围海域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以及沸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和热液矿床。这些资源的存在为南沙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在生物资源上:永暑礁海域的鱼类属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动物区系,分为底栖鱼类、潮间带鱼类、礁盘游泳鱼类和大洋性鱼类几大类,以珊瑚礁鱼类和热带大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约占总种数的90%,是我国海洋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区的典型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包括珊瑚、鱼类和软体动物,而珊瑚则包括岸礁、堡礁和环礁等类型。

一.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珊瑚:珊瑚是造礁石珊瑚目中多种石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结构。这些结构不仅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还影响了周围的物理和生态条件。

二.鱼类:南沙区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中上层鱼类,如篮科、鲭科、科、竹刀鱼科和胡瓜鱼科等。这些鱼类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除鱼类外最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之一。头足类(如枪乌贼、乌贼和章鱼)和双壳类(如牡蛎、贻贝和蛤蜊)是主要的软体动物类群,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珊瑚礁的类型通常有以下三种形态:①岸礁:岸礁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这种类型的珊瑚礁通常与陆地相连,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②堡礁:堡礁呈台地状高出附近海底,但无泻湖和边缘隆起的大型珊瑚礁,也称桌礁。它们通常位于离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