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二号”中微子探测器科考船一路向着西南方驶去,经过了埃斯塔多斯岛,向西航行。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之间,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它不仅是南太平洋与南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经纬度位置范围大约在南纬60度和西经65度范围之间。德雷克海峡南北的宽度在890~970公里之间,最宽处达到了970千米,最窄处也有890千米,是地球上最宽的海峡;东西的长度即海峡的总长度大约是300公里。平均海水深度大约是3400米,最大海水深度是5248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
德雷克整个海峡的面积接近30万平方公里,是一片很宽阔的水域,按理说这里应该是风平浪静静海无波,不应该有激流险滩狂风巨浪,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德雷克海峡一年四季狂风不断巨浪滔天,平均下来每天的风力都在8级左右,能掀起10~20米的巨浪,最大风力可以达到12级以上,因此这里又被称之为“暴风走廊”,这是因为此地处于南半球极地西风带位置,常年盛行强烈的西风,而西风带在比德雷克海峡更为宽阔的纬度位置环绕地球一周,吹动这一纬度的海水自西向东流动,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洋流——南半球西风环流(又叫南极绕极流)。
德雷克海峡正是南半球西风环流带最为狭窄的部分,所以海水的流速很快,而且德雷克海峡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峡,平均水深3400米,最大深度达到了5248米,打个比方:把三座泰山连接起来叠放到德雷克海峡的最深处,山顶距离海面还有好几百米,加上这里又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因此这里的水流量非常大,是地球上水流量最大的海峡,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河流的百倍以上,同时这里也是地球上海水流速最快的海峡。
德雷克海峡中也分布有海山、海岭、海脊和海盆,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多样,通过海洋科考船的探险考察获得的德雷克海峡内海底摄影,显示这里有很多的海生动物,如海胆、海星和海绵,这表明该区域可能有海山存在,因为海山是许多深海生物的栖息地。
大洋中脊,也称为中央海岭,是贯穿世界四大洋的海底山脉系列。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为东太平洋海隆(海岭)。这些海岭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的地方。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的分离和相对运动对海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