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口中嘟囔了几句,绕着葫芦飞了一圈,然后慢慢落于桌上。
“鸦兄,这……”赵倜见状不由挠了挠头。
“看来实在是损坏的太严重了,估计,估计……”乌鸦喃喃道,再次喷出淡金气息,包裹了葫身。
...
沈若兰立于雁门关城楼之上,寒风呼啸,雪花扑面。他身披玄色披风,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雪原。辽军虽退,但其主力并未回返白山大帐,而是悄然北转,与西夏军会合。此等行迹,显非寻常撤兵,而是另有所图。
“大人,斥候来报,辽军主力已与西夏军合兵一处,兵力不下十万,驻扎于贺兰山以北。”林远快步登楼,神色凝重。
沈若兰微微颔首,沉声道:“耶律洪基果然不甘心此败。他这是要借西夏之力,夹击我北疆,逼我腹背受敌。”
林远皱眉道:“雁门关防线虽固,但若辽夏联军两路并进,我军兵力分散,恐难抵挡。”
沈若兰目光微沉:“我已命人修缮雁门关防御工事,并调集兵力加强西北防线。你即刻前往西北,亲自巡视防线,确保万无一失。”
林远抱拳道:“属下即刻启程。”
沈若兰摆手道:“去吧。记住,若辽军来攻,不可轻敌。以守为主,待我军援兵抵达,再图反攻。”
林远应声而去。
沈若兰独自立于城楼,望着远方,心中却隐隐不安。他深知,此战若败,北疆将失,大宋也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他,作为北疆统帅,肩负的不仅是边关安危,更是整个大宋的存亡。
夜色渐深,风雪更急。
沈若兰回到军帐,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师:
“陛下,辽夏联军已合兵一处,兵力不下十万,意图夹击北疆。臣已布防雁门关及西北防线,然兵力不足,望陛下速派援兵,并命兵部加强西北防务。另,辽军近日派出使者,意图议和,实为扰乱军心之计。臣已将其驱逐,然恐耶律洪基另有阴谋,望陛下警惕。”
写罢,他将信封好,交予亲兵,命其即刻出发。
亲兵领命而去。
沈若兰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他知道,赵曜虽信任他,但朝中御史言官却始终对他心存忌惮。若此战不利,恐怕朝中将掀起更大风浪,甚至可能动摇赵曜对他的信任。
正思索间,帐外亲兵急报:“大人,西北急报!”
沈若兰猛然睁开眼,接过急报,展开细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