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衙之中,城内有名有姓有头有脸身家最大的数十名大户商人,低眉顺眼跟私塾中的童生似的,战战兢兢的坐成几排。
“本公来开封只为一件事.....”
一身蟒袍的曹国公李景隆坐在最上首,魁梧的身躯微微前探,像是一只在云端俯瞰地面的海东青,“赈灾!”
闻言,大户商人们的肩膀抖了抖,有人下意识的抬头,但在触碰到李景隆目光的刹那,马上缩了回去。
“赈灾,需要钱粮。”
“朝廷,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景隆声音缓慢,语气微微放轻一些,“所以本公才叫诸位来!”说着,他忽然一笑,“放心,本公可不是敲竹杠!”
接着,他突然又是语气一变,“诸位,开封可不光是诸位的开封,河南也不光是在座之人的河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公不是让诸位,做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在本公看来,那属于...道德绑架!”
“本公只是想说,诸位对灾民施以援手,就当是为自己积德行善,日后必有福报!”
陡然,在座的大户商人们,齐齐诧异的抬头。
钱,以前有人跟他们要过。
但这番话,以前可没人这么跟他们说过。
河南多灾,但作为商人,他们是没资格主动参与赈灾的,因为他们不是有功名的官绅,做好事留好名的善举一般轮不到他们。
但作为有钱人,以前他们也没少出钱。
可那都是官府以赈灾的名义,半强行的让他们掏钱出粮。拿出去的东西,到底给了谁发到哪,他们一概不知。
“我也知道,诸位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赈灾,也不同于在乡下修桥铺路。诸位拿出来的钱,诸位自己都做不得主!”
“所以...”
李景隆继续看着众人,“这回赈灾,诸位捐献的钱粮,本公会进行公示。”
大户商人之中,一白发老翁起身,颤颤巍巍的开口,“小人斗胆请问公爷,何谓公示?”
“阁下是开封最大香油作坊的王东家吧?”李景隆温和的朝对方笑笑。
“不想公爷您竟然知晓老朽的贱名!”王东家略有动容。
“老东家乡野之家,寒门出身。”
李景隆再道,“三十年来赤手空拳,打下好大一份家业!功成名就之后,未曾忘记乡梓,在老家修桥铺路乐善好施,足称得上一声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