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盼盼边从车厢里往外搬东西边说道:“太冷了,冻坏了可咋整!”
杨铁宝点头,对呀,这么冷的天,宝儿妹妹还那么小,冻坏了他也会心疼!
“还傻站着干啥?”杨盼盼回头看到杨铁宝还傻呆呆地立在那里,拍了自家弟弟一下,“赶紧帮忙搬东西。”
“好嘞。”
紫家给准备的娘家礼实在是太丰厚了。
白面、精米都是论袋子来的,一袋子能有二十斤。
一筐猪肉,杨铁柱掂了掂,足有十多斤。
更别说还有一筐筐的新鲜菜蔬、瓜果,这可都是这个季节有银钱也无处可买的稀罕东西。
还有给三个孩子的压岁钱。
每个荷包里都是一个五两的银锭子。
沉甸甸的。
“炮仗?”
杨光宗扒拉开一个大竹筐,里面满满的都是炮仗。
相比起银锭子,很明显此时的他对炮仗更感兴趣。
“在哪里?”杨耀祖也兴奋地看过来。
昨儿个,他们也跟着村子里的孩子们放过炮仗,只不过他们家里没有买。
他们小哥俩也只是看着。
羡慕得不行!
杨铁栓看到两个侄子激动的样子,也是后悔得不行。
“唉,都是小叔不好,怎么就忘了给你们买炮仗带回来?”
“嘿嘿,小叔,我们现在有了。”
“太多了。”
杨周氏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只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太多了”。
同样的热闹场面也发生在王家村。
顾辞给儿媳妇准备的回娘家礼是一模一样的。
不偏不倚!
只不过,王三妞这边,顾辞还额外给王大妞的四个孩子每人一个荷包。
每个荷包里是两个银花生。
这也让王大妞一家高兴不已。
高兴之余,就是惭愧,他们家跟着三妞,沾了婆家的光了。
吉祥话不要命地往外蹦。
“三姐,你怎地没把宝儿妹妹带过来?”王根宝着急地问道,“宝儿妹妹是不是去杨家村了?”
语气里还颇有些不是味儿!
王周氏听到儿子询问紫宝儿,也在竖着耳朵听。
“小姑子在家里呐,哪儿都没去。”王三妞摇摇头,“婆婆嫌弃天太冷,不让小姑子出门。”
王周氏一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