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如墨,但这片荒野上却灯火通明,生机勃勃。篝火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火莲,在黑暗中绽放着温暖的光芒,将整个营地照得如同白昼。
于索的绝大部分族人们都没有选择休息,他们都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处理这两头珍贵的斯坦烈龙。
整个营地被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工作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
最靠近斯坦烈龙尸体的地方是切割区,这里聚集了部落中最强壮、最有经验的男性战士。他们挥舞着经过精心打磨的石刀和骨制工具,小心翼翼地处理着这些庞然大物。
斯坦烈龙的鳞甲坚硬如铁,每一片都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剥离这些鳞甲需要极大的技巧和力量,战士们必须找准鳞甲之间的缝隙,用刀尖慢慢撬开,然后用力撕扯。每剥下一片鳞甲,都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如同金属碰撞的声音。这些鳞甲本身就是珍贵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护甲和工具。
当鳞甲被完全剥离后,露出的是深红色的肌肉组织,斯坦烈龙的肌肉纤维粗大而结实,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纹理结构。战士们用锋利的刀具沿着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切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肉质的完整性和口感。
切割工作需要极大的体力和耐力。每一刀都必须准确而有力,既要保证切面的平整,又要避免浪费任何一丝肉质。战士们的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汗珠,但他们的眼神依然专注而坚定。他们知道,这些肉不仅仅是食物,更是部落生存的希望。
在切割区的旁边是腌制区,这里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妇女们负责。她们将切好的肉块放在用兽皮制成的大盆中,然后撒上珍贵的盐巴。盐是这个部落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妇女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用盐量,既要保证肉质能够得到充分的腌制,又不能浪费这珍贵的调料。
腌制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揉搓和按摩,让盐分充分渗透到肉质的每一个角落。妇女们的手法娴熟而轻柔,她们用双手感受着肉质的变化,判断腌制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从鲜红色逐渐转变为深红色,这表明盐分正在发挥作用。
然而,于索他们携带的盐巴毕竟有限,当腌制用的盐全部用完后,人们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改变了策略,他们开始将剩余的斯坦烈龙肉切割成薄薄的肉片,准备利用第二天的烈日将其晒制成肉干。
切割肉片是一项需要极高技巧的工作,肉片必须切得足够薄,这样才能在阳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