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沈清棠,我来了(第1页)

沈清棠回来时,还带了很多贝壳回来。

贝壳在海城就是不值钱的东西,随便捡。

贝壳灰在制作玻璃时,能充当助燃剂。

至于透明度问题,需要加入石膏、明矾或者萤石粉。

之前刚来北川时,没有钱买这些,如今沈清棠兜里有银子,可以买一些占比比较少的原材料。

最重要的是燃料和窑炉改造。

比木炭燃烧温度更高的是焦炭。

焦炭燃烧的温度能到一千三百度以上。

这些常识是沈清棠穿越到大乾之后才学会的。

之前在大船上,听余青和说的。

据说早在大乾往前一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炼焦技术。

除了焦炭好,还得用鼓风机。

以前对沈清棠来说,弄鼓风机或许有点难度。

如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想省事就用水风车驱动的风箱。

不怕麻烦就用做个蒸汽发动机驱动。

窑炉也得改进,得用泥瓦加固之前做的窑洞。

余青和还教了沈清棠一项技术,叫高炉侧室回转热风。

能利用热风循环将炉温升至一千七百度左右。

之前沈清棠做玻璃时,也把合适的比例试了出来。

七成半的石英砂加上一成半的碱面加上一成石灰。

温度也要控制在一千度以上。

秦征的兵,有一个入伍前是干窑工的,懂得如何控制温度。

火焰也能对观察温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橘红色火焰大概在一千度,白色火焰就会超过一千四百度。

原材料烧融了之后,还得经过杂质沉淀的步骤。

最后就是给玻璃塑形。

之前沈清棠刚来北川时用的办法勉强算是拉制法。

就是制作玻璃平板时要趁热拉伸成型。

除此之外还有铸造法和吹制法。

吹制法顾名思义是要用嘴吹的。

这活得专业人士来干。

沈清棠办不到,也教不了。

铸造法,就是把玻璃溶液倒入模具。

这个好办些。

可以买,也可以自己做。

不过沈清棠想要的是平板玻璃,主要用拉制法。

等生产出足够的玻璃,再考虑发展其他办法。

沈清棠在给秦征写炼制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