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等待落刀(第1页)

五天的炼狱,将时间拉伸又压缩,每一秒都浸透了钢铁的咆哮、烈焰的灼痛和生命消逝时的悲鸣。

比斯特里察河水电站,这座曾经巍峨耸立的钢铁巨兽,此刻已沦为一片被浓烟、冰雪和死亡气息笼罩的废墟坟场。

持续不断的猛攻,让哈夫克“希拉克略”机动旅这支骄横的精锐,付出了远超预期的惨痛代价。

水电站错综复杂的结构、GTI守军玉石俱焚的顽强、以及恶劣到极点的天气,共同构成了一道吞噬生命的钢铁磨盘。

格里马尔迪上校手中的战报,数字冰冷而刺眼:

技术兵器损失包括多辆“公羊”系列IFV、数台珍贵的“敏捷守护”机甲;

人员伤亡更是触目惊心,数个突击连队被打残,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官损失惨重。

GTI付出的代价也是毁灭性的。

水电站外围所有的火力点、观察哨、雷区,早已被哈夫克的炮火、无人机和步兵反复犁平,化为焦土。

A区,坝顶平台及附属外围阵地,彻底易手,插满了哈夫克君旗的残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旗下是双方士兵层层叠叠、冻结在一起的尸骸。

B区,那曾经爆发过最惨烈拉锯战的内部外层区域,如今只剩下一片被自毁炸药和喷火器共同洗礼过的、扭曲变形的钢铁丛林和凝固的碳化物质。

浓烈的焦糊味和尸臭,即使隔着厚重的闸门,依旧无孔不入地渗入仅存的C区。

唯有C区——

水电站最核心、最坚固的区域,依托着巨大涡轮机组的主厂房、控制中枢以及深层地下掩体

——依然如同暴风雨中最后的礁石,在狂涛骇浪中倔强地屹立。

十几年前中国工程人员倾力打造的坚固结构,在此刻展现了惊人的韧性,硬生生扛住了重炮轰击和钻地炸弹的反复蹂躏,虽然外墙布满巨大的弹坑和裂缝,内部也因剧烈震动而一片狼藉,但主体结构依然未被洞穿。

然而,守卫者的力量,已如同风中残烛。

C区主控室旁一个相对完好的设备间,被临时征用为指挥所兼伤员聚集点。

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消毒水味、汗味和绝望的气息。

昏暗的应急灯下,人影幢幢,却死寂得可怕。

营长阿尔乔姆·西多连科少校和露娜·金少领,站在一张铺满灰尘和碎屑的控制台前。

台上摊着一张已被鲜血和污渍浸染得模糊不清的水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