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行动正式结束的一星期后。
    吴懿范,当然,表面上的身份是接受二毛国防部委托,准备提供建设军营所需建筑材料的俄国商人扎木苏,随着一架运输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的运输机,降落在一座已经被俄军空降兵控制的机场。
    哪怕是维和,不同阵营之间的区分也是很明显的。
    尽管三十多个国家不可能都单独建设军营,毕竟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派出了个位数的人员,但为了避免引发冲突,korf还是预设了四处相距甚远的驻地。
    而吴懿范负责的,就是独联体国家营地的二毛部分。
    在此之前,他虽然长期跟这里的人有生意往来,但双方的交易地点普遍选择在希腊、匈牙利或者罗马尼亚,最多也就是像上次那样,过境之后马上交付然后走人。
    所以,这实际上还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巴尔干地区。
    对方摆了摆手:
    “纪念品?”
    “没错。”
    “那么……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建军营的地方?”
    证件是伪造的,上面的信息除了性别以外没有一个跟真人对得上号。
    但事实证明真的可以。
    少校点点头。
    不过最后过来跟他见面的却是巴尔萨克上尉。
    运输机的货舱里面,自然是没有舷窗的,只有几盏昏暗的灯光提供些许照明,因此,当机尾门打开的那一瞬间,站在门口的几个人都被猛然照进来的强光照的下意识挡住了眼睛。
    老吴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不过结合常浩南之前特地让他送过来的那批东西,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
    他这些年来倒腾的东西基本都跟武器装备有关,加之最近被常浩南拉上“贼船”之后,又专门去恶补了一波相关知识,因此在燕勇这样的大老粗纯外行面前,还是能做出一副头头是道的样子。
    就连建筑风格都很类似。
    不过,这些准备显然多余,对方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就在文件的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老吴自然没有真的去找乐子。
    “不不不。”
    “等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在距离运输机不远的地方,已经有几辆挂着军用牌照的吉普车在等着他们了。
    “阿尔曼·拉赫马诺夫,这里的指挥官,当然,现在还是个光杆司令。”
    “是啊,我们最开始也没想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