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全家被斩,老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朱雄英更是以朱棣一家的人头告慰他父亲朱标在天之灵。
朱重十也回到了他摄政王惬意的生活,大明改革将会进行到底。
王府内,朱重十有样学样的学着老朱,躺在院子里面晒着太阳。
李景隆一身隆重的来到了王府,安静的坐在他身边。
朱重十睁开眼,笑了笑,“来了?”
“舅爷,您将九江从非洲调回来,有什么美差等着九江?”
朱重十早就布置了李景隆接管漠北军区的想法,只是当初正在和朱棣打仗,漠北暂时交给淮西勋贵这帮小子打理。
现在朱棣被灭,所有的事情也将回到正轨。
“先派你去一趟倭国四岛,然后你曹国公一脉驻守漠北,向北进攻。”
朱重十说的轻巧,可这句话在李景隆心中竟起惊涛骇浪,大明有此殊荣的目前只有沐英一家。
曹国公一脉可一点不比沐英一家低啊。
“啊,哈哈哈,舅爷,去倭寇是什么任务!”
朱重十赞许的看了一眼李景隆,这些年的条件,让李景隆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是能力不行,只是让勋贵的身份将那份能力磨的有些低而已。
李景隆从二十来岁追随朱重十,现在也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
大明这些年的变化他是看了个明白。
“倭国有些人的心思有变化,你过去一趟将他们都收拾了。”
“哦?”李景隆拉长了声音,眯着眼睛心中在想着谁能够在倭国有想法。
现在四岛大明经营了数年,民间比较稳定,人人以大明人自居,说汉话,穿汉服。
从外观上很难在看出来是倭国人,这些年新建的房屋和官府都是按照大明的风格来建设。
从民间到官府,汉化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而且倭国的教育比国内还提前,开设的学堂教习的都是大明文化。
在文化的入侵后,倭国百姓也被大明官府所善待,这些人以改名字为荣,只有有些的倭国贵族和老人还沿用倭国名字。
年轻人用的都是大明的名字,两个字,三个字为主。
“过几天你去趟锦衣卫,那边会有人和你一起过去。”
“锦衣卫?”
“舅爷,徐增寿和傅让这两个小子都在那边,您看?”
“哼!”朱重十轻轻的冷哼一声,他知道李景隆要放什么屁,“你带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