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之灾徐彪(第1页)

徐彪,乃广陵郡人士也,其字为仲虞。然关于此人之其他事迹,则不甚详明。

且说那暨艳,表字子休,本是吴郡之人。其生年未得确考,而卒于公元 224 年。当初,因有张温之荐举,暨艳得以出任选曹郎一职,而后更官拜尚书。

这暨艳,生性耿直,为人刚正不阿。他素来钟情于儒家之伦理道德,并常以此为据,品评人物高下善恶。其行事风格狷狂严厉,绝不肯随波逐流,屈从于世俗之风。

自暨艳在张温之引介下,荣任选曹尚书之后,竟发现那宿卫侍从官之公署中,所居之人多有不当之处。于是乎,他毅然决然地发动起一场规模宏大的官吏考察行动,史称“弹射百僚”。此次考察,尤以对三署之核选为重中之重。

暨艳所定之考核标准,堪称严苛至极。经此一番筛选,仅有区区十分之一之人能够合格过关,其余多数不合格者,不是遭降职处分,便是被贬谪为军吏。如此一来,众多豪门子弟之利益皆受触动,引得他们怨声载道,纷纷向孙权告状诉苦。

面对这般汹涌之势,孙权亦是倍感压力,终迫于无奈,迫使暨艳走上了自尽之路。

《三国志》卷55《陈表传》云:“后(暨)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信厚言薄,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由这段描述可知,暨艳不仅不是坏人,并且还为正人君子所同情。

话说那暨艳案,其中详情颇为复杂。首先从暨艳等人自身说起,他们的性格与抱负在此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暨艳此人,个性耿直,犹如一根笔直的翠竹,宁折不弯;又似一团燃烧的火焰,热烈且狷狂严厉。他心怀大志,尤其热衷于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评判人物的标准。凡不符合其道德准则者,皆会遭到他毫不留情地批判指责。

无独有偶,张温亦是如此性格之人。他和暨艳志同道合,对于当时孙吴官场那“混浊淆杂,多非其人”的状况深感忧虑与不满。两人皆认为必须要大力整顿吏治,清除那些尸位素餐之辈,还官场一个清正廉明之风,方能激浊扬清,重振朝纲。

然而,此时的政治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孙权在统治期间积极推行江东化政策,旨在让江东士族能够在政权之中占据更为关键的位置。这本意或许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根基,但未曾料到此举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随着江东士族地位的日益提升,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也如瘟疫般蔓延开来。

暨艳等人所发起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整顿行动,无疑是直接触动了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