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赐予神童崔岘的牌匾,足足有八个字,属于大梁王朝开国后头一遭。
再加上首辅提议赐匾,皇帝应允,崔岘本人又是次辅的徒孙。
所以……这扬颁发牌匾的仪式阵仗,直接被拉到了最高规格。
经由内阁批准,礼部右侍郎被点做钦差大臣,携圣旨及匾额,选黄道吉日离京,赶往崔岘家中。
值得一提的是。
崔岘是因文才受赏,所以翰林院也参与进来,负责撰写牌匾事务。
京城距离南阳路途遥远。
钦差仪仗队伍代天行赐,自不会风尘仆仆赶路。因此要走官道,一个城、一个城路过。
几乎每到一处,都要有官员接待。
更有无数百姓夹道相迎,闻讯赶来凑热闹。
虽说那块‘麟子才星,神童天授’的牌匾,被黄绸覆盖,看不到全貌。
但百姓们都知道了,那是陛下奖励给小神童的。
大梁王朝第一神童,南阳崔岘!
神童崔岘的大名,便这样轰然传开,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当然,南阳方面也得做足准备。
早在礼部的仪仗队,还未离京之前,内阁的口谕就先送来了。
想想看,皇帝亲自给你赐牌匾。要是人家仪仗队吭哧吭哧大老远跑来,结果你有事,没在家。
这不就招笑了嘛!
内阁的口谕,说白了,就是帮皇帝传句话。
这句话,都没有经过河南布政使李端,直接送到了南阳知府衙门,宋知府这里。
当时,宋知府正在衙门里打盹儿。
骤然得知‘皇帝给你捎了句话’,吓得差点没哆嗦过去。
等弄明白,皇帝要嘉奖崔岘匾额,这才狠狠松了口气。
接着。
宋知府火速去找叶怀峰县令,二位大人强忍住激动,把两个衙门里的差役、小吏都召集来,风风火火赶去崔宅。
至于去干什么——
当然是替崔家打扫卫生呐!
那天老崔氏正在家里痛苦学算术,一大帮衙门官员呼啦啦冲进来,给她家扫地、修缮地板、房屋,甚至修砌门头。
宋知府一张老脸笑的比菊花都灿烂,殷勤的像是见了自己老子娘:“崔老夫人,大喜,大喜啊!”
“圣上要给您家岘哥儿,赐神童牌匾呢!”
老崔氏噌的一下站起来,差点以为自己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