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秋燥便秘别乱来!这5个“通便邪术”正在摧毁你的肠道(第1页)

深夜的卫生间里,42岁的张女士又一次经历着痛苦的挣扎。自从入秋以来,她尝试了朋友圈所有的“通便妙招”——每天喝8杯水、吃大量香蕉、甚至服用网红小粉丸……结果便秘反而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依赖开塞露才能勉强排便。

我国便秘患病率高达3%-17%,其中秋季因气候干燥,便秘就诊人数增加4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七成便秘患者曾尝试不科学的通便方法,导致问题从偶尔便秘发展为慢性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医师林国乐指出:“近年来因滥用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患者显着增加,这些看似有效的‘通便邪术’正在悄悄破坏肠道功能。”

---

01 秋季便秘:不只是“缺水”那么简单

很多人简单地将秋季便秘归咎于“秋燥缺水”,但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便秘的三种类型,你是哪一种?

弛缓性便秘:最常见类型,约占便秘患者的60%。因肠蠕动减弱导致,常见于老年人、久坐族。表现为排便无力、便质松软但排出困难。

痉挛性便秘:因精神压力、焦虑导致肠道痉挛,约占25%。典型症状为腹部胀痛、排便呈颗粒状(羊粪状),常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

直肠性便秘:因忽视便意、排便时间不规律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约占15%。特点是排便次数少、每次排便量多且干硬。

秋季便秘的特殊性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季燥邪易伤肺阴,肺失宣发肃降,进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秋季便秘往往伴有皮肤干燥、咽干咳嗽等肺系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秋季日照时间缩短会影响血清素分泌,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血清素合成器官(约90%的血清素在肠道产生),血清素不足会直接导致肠蠕动减缓。

---

02 五大“通便邪术”,越治越堵的陷阱

邪术一:盲目大量饮水

“每天八杯水”是流传最广的健康建议之一,但对便秘未必有效。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

真相是:只有体内缺水导致的便秘才需要多喝水。对于其他类型的便秘,单纯增加饮水量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因为稀释消化液而加重问题。

邪术二:香蕉通便迷信

未熟透的香蕉含有大量鞣酸,这种物质具有收敛作用,反而会加重便秘。即使熟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