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中。
大家没有过多交谈,正式进入正题。
“你们都是奔着我这厂而来,相信你们已经了解过厂子的情况,那我就不多介绍了。”
“既然你们要买,我的底价是2500万,谁出价高我就卖给谁。”
黄友亮也没有多说,直接亮出自己的底价。
如果只有一个买家,最后成交价差不多也就2500万。
可是现在有了竞争,反而成了底价。
听到这个价格,陈阳和邓云涛都没有先开口。
同时都在心里思考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
不过,陈阳突然在想到一件事。
“爸,你们厂占地是属于厂里,还是属于政府?”
陈阳小声向陈建军问道。
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地是属于厂里,适当抬高一些价格也没有问题。
但地要是地属于政府,就要控制价格了。
因为陈阳清楚记得,这边在两年后会被划分为工业园区。
到时候只是这块地就不止2500万。
“我们厂建设比较早,当时地直接批给了我们厂。”
陈建军不知道陈阳是什么意思,还是照实回答。
黄友亮算是建厂比较早的一批创业者,九几年就已经投资建立电子制造厂。
当时有人想要建厂,政府不要一分钱,还要热烈欢迎。
更不要说一点没什么用的地了。
所以很多老厂都有地皮的所有权。
知道了这一点,陈阳心里就有数了。
旁边的邓云涛看了一眼小声嘀咕的陈家父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出价了。
如果只是他们一家来收购工厂,肯定会尽力压价。
还说什么2500万,能给2000万就不错了。
现在陈阳的加入,让他们非常被动。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谈。
“黄厂长,你这个要价有些高了吧,你们厂的情况你肯定清楚,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
“不管我们谁买了你的厂,设备肯定都要换一遍,所以这些设备的价值很有限,你说的价格我不能接受。”
邓云涛率先开口道。
这些话很明显是用来压价的借口。
厂里设备是老了一些,也不可能全换了。
不过谈价自然要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