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入内部(第1页)

马标算得上旧时代的‘大哥’,他也经常自称自己是天南市杜月笙。实际上,那就差得远了。杜月笙当年和各路政商名流谈笑风生,马标顶多和街道办主任、派出所所长、区政协委员这些人推杯换盏。

混社会对马标这类人来说,更多‘走面’。他会信守一些所谓江湖规矩,江湖中人落难了,到了星城区,找上门来,马标通常能帮衬就会帮衬一下,找个营生。不能帮衬,也会打发一点路费。

说起话来,也是什么‘山高路远,萍水相逢’之类的云云。

马标手底下聚拢了一大帮三教九流,扒手、小偷、术士、乞贼、三爷、龟公…等等,当然他也有做一些牌馆、饭堂、典当、组织卖淫之类的营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更像是旧时代的残党。

他这种经营模式,迟早是要被时代浪潮所扑灭。

首先社会会越来越规范,很多所谓的江湖行当都会消失。

其次,是基层治理的力度与范围会越来越大,不需要他这样的人来做‘秩序管理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会有一批更凶狠更歹毒的社会大哥在这个时期涌现,他们不会讲什么江湖规矩,就是搞钱。谁动他们的钱,他就要谁的命。

在苏信前世,马标就是被刘勇一枪打碎右臂,也打碎所谓的江湖威名,自此丧失话语权,后面还进去蹲了几年,再出来,就是个残疾低保户了。

李青秀带着苏信在老城区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合院,进去的时候,外院有几个人光着胳膊在练把式,有打拳的,有练飞刀的,也有练长枪的。

这一看就是街头卖艺的那帮。

继续往里走,形形色色各类江湖人。

来到内院。

马标穿着长衫坐在上首。

他今年约莫50来岁,脸上白净,儒雅随和,看上去不像是江湖大哥,更像是个文化人。

古往今来,很多流氓都喜欢装文化人。比如…马标的偶像杜月笙也是这样。

“马爷。”

李青秀上前打招呼。

马标看了一眼李青秀,端起茶杯喝了半口。然后盯着苏信:“五支包头当中插,香烟霭霭如莲花。小伙,那一路的?”

马标说的是青帮的切口。

苏信倒是熟悉。

他回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

听见苏信这句话,马标立即懂了,这是江湖中人。他微微喝了口茶,问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