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劝降敌军(第1页)

呼延赞一看不妙,正要下令撤军,只见武家荣站在城墙上,她端起一支步枪,瞄准呼延赞,就是一枪,呼延赞连喊话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一枪击中脑袋,掉下马背,副将一看,准备上前抢救,被武家荣又是一枪击中后心,当场死亡,士兵们一看主将已死,群龙无首,乱作一团,有的敌军士兵向后逃跑,却被谢穹和路超带队的两路人马拦截,他们没有退路,武家荣站在城楼,拿着一个麦克风喊话:“放下武器,举起手来,投降不杀。”

呼延赞麾下的二十万大军,在经历惨烈厮杀后,折损五万余人,剩余的十五万将士竟齐刷刷地放下了手中兵刃。这一壮观场面背后,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深层原因。这些将士原本都是镇北王的旧部,亲眼目睹了镇北王攻占皇城后的暴行——强征苛税如虎狼,百姓家破人亡,饿殍遍野的景象令这些出身农家的士兵们夜不能寐。他们手中的刀枪,早已在良知的拷问下变得沉重无比。

当武家荣的招降令传来时,军中顿时掀起一阵难以抑制的骚动。这些将士们早就在茶余饭后传颂着这位传奇将军的事迹:他亲率精兵剿灭为祸一方的山匪,还百姓太平;以少胜多击退敌国百万雄师,护得南翔国山河无恙。更难得的是,他每到一处必先体察民情,军纪严明到连一个鸡蛋都不许白拿。这样的将领,在镇北王军中早已成为将士们私下敬仰的对象。

"跟着这样的将军,才配叫当兵吃粮!"营帐里,老兵们拍着大腿感慨。年轻士兵们则眼含热泪地回忆:"我老家就是武将军救下的,爹娘来信说将军的队伍连水井都帮百姓重修。"当投降的号角响起时,这些将士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丢下兵器,有些人甚至主动帮忙收缴武器。他们知道,从此不必再昧着良心欺压百姓,而是能堂堂正正地保家卫国了。这种脱胎换骨般的解脱感,让整支军队的投降显得格外坚决而光荣。

武家荣顺利接收十五万的降军,黑水城一下拥有了三十万的兵马,加上派出去的十五万将士,武家荣现在明面上拥兵四十五万兵马,目前的黑水城,兵强马壮,声势浩大,有些想来攻打黑水城的其余势力,被武家荣的这两次战役,打得失去了信心,放弃了来黑水城的决定,这样就解围了各路兵马围攻黑水城的危机。

承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南翔国的内战成了白热化的程度,通州的贤王,攻下了与皇城相邻的禹州,整军待发,矛头直指皇城。

兰陵郡的福王坐不住了,眼看贤王要占领皇城了,自己不能固守一隅了,得行动起来,他发兵攻下了禹州附近的一座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