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1页)

水泥红糖的变化没有任何特效加持,就那么平平无奇的在空间转变了成一色泽细腻的红黑色糖块。

二百斤红糖听起来很多,其实就是一个半米左右的正方体。

随着浮肿病的进一步扩散,红糖这种定量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少见。

家里要是没有婴儿或者孕妇,基本上没有资格购买。

但就算是有以上两种人员存在,供应的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少。

这还是京城的情况,已经远远好过外地。

所以当狗洞里的纸牌上写着能供应好红糖的时候,差点把整条黑市巷子都给惊动了。

宝根提供的红糖色泽发黑颗粒分明,晶莹剔透,是再好不过的红糖。

这是一个戴着大口罩光脑壳的中年人给出的评价。

黑市里有人认得他,解放前这是东城这一片百货行当里的名人。

他既然说这个糖好,那就是真的好!

五块钱一斤。

几乎是当时黑市上红糖的最高价。

宝根不光收钱也换其他物资,粮票最好。

1960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辛,但住在六十七号大杂院的林家却似乎反而有了些起色。

随着宝根烈士子女的证明落实,他的户口也终于落到了林家名下。

每月十五块的补助金也从地方转到了京城煤炭部门来发。

林靖远已经提干,陈玉华又调了新的好学校,解卫军马上也要参加培训班进行提干,家里算得上有三3.3个人在拿工资。

其中三个大人的工资还超过了平均水平。

家里真正没有收入的只有柳茹茵和两个小的。

这是院里所有人都知道的情况。

所以当林家孩子又开始每天吃三顿的时候,院子里乃至胡同里的人都不觉得奇怪。

这种情况让宝根逐渐失去了继续钻狗洞去黑市交易的欲望,因为用处似乎不大。

自由自在的好日子过了四五天,终于有人发现有个漏网之鱼在外头晃荡。

四月十五日,陈玉华带来了学校的通知。

【景川学校将于五月四日在景山公园展开建校典礼。】

【而各年级报名过的学生从四月十六日起提前入班学习。】

【初中部三个年级在九十一中,小学部四到六三个高年级在东高屋胡同小学报到,而一年级到三年级则是在骑楼桥附近的一栋楼里上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