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宋公明难觅天伦之乐(第1页)

话说宋江被皇上封为武德大夫、滁州安抚史兼兵马总管之后,专门向皇上禀报说,离家多年,一直不曾回过老家,乞求回老家看看,同时一并送弟弟宋清回老家务农。

徽宗皇帝恩准了他的请求,还特别赏了他十万贯铜钱,让他作为回家的资费。

因活着回到京城的二十七名将领,封了官的已经各自前往任职,不愿意做官获准回乡的也都启程返回故乡;士兵则按朝廷的要求,愿意继续当兵的,就安排到了朝廷禁军的各个兵营当中,不愿意当兵要求回家的,朝廷发给补助离京返乡。正因此,当宋江和宋清回老家的时候,已经只剩了他们兄弟两个。他二人骑着高头大马,宋江专门穿上了皇上赏赐给他的金袍,还特意佩戴着他的宝刀,往老家郓城而来。

兄弟二人骑马并行,一路走一路说话。这样的情形,在兄弟二人的人生经历中,还是头一回。兄弟二人聊的对那些战死的将领们的回忆。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在京城的见闻,聊到了这次封官。宋清对官场上的事不太清楚,但在皇上给哥哥等人封官后,他听到了一些闲话。一路走着,宋清就问宋江:“哥,人家都说,皇上给你和将领们封的官忒小了,这叫名实不符呢。”

宋江一听,心里咯噔一声,肩膀一抖,赶忙勒住马,反问:“谁说的?怎么能这样说哩?大小都是皇恩浩荡嘛。”

其实,宋江本就从心底里不舒服。从朝廷一宣布给他所封的官职和名号,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可又觉得已经是从四品高官了,皇上已经够器重自己了,人呐,不管何时不能不知足。自己一个农家子弟,能到这份上,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若不是上了梁山,若不是把梁山发展到那样的程度,若不是自己力主招安,自己和这些弟兄到死不也是土匪?那样,死了也得下地狱,并且遗臭万年祸及子孙。正是这种想法,才让他打消了心中的丝丝不满和失落。因此,他又对宋清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都想当宰相,可宰相就一个哩,能轮到咱?皇上赦免了咱,本就是天大的恩情,又让咱做上这么大官,咋能还不知足?以后可不许再说这等话。”

宋清连连应诺,从此不再提及此事,转了个话题,说:“哥呀,你现在可真是衣锦还乡了,你这一回去,还不得震动了县里乡里和村里?真给咱祖上、给咱宋家村、给咱乡里和县里可都争了大光,他们还不都得以你为自豪荣光?”

宋江也有同感,只不过,他自己不想说,便只点了点头。转换了话题,问道:“大龙这孩子回去了几年了,不知混得怎么样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