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开田难题(第1页)

住房问题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头疼的就是耕地的事儿。

按大晋军规,接收军户得给每家分20亩保命田。

虽说现在军户制度快散架了,但各地军堡还在咬牙撑着给分田。

大晋人世代以农耕为生,把土地看得比命根子还重,不分地根本拢不住人心。

如今青山村总共就两千四百来亩地,养着现有的130多户军户都吃得紧巴巴的。

许平安要是想招兵扩军,非得开垦新田不可。

村南村西倒有大片荒地能开,可这事儿得有人手,还得重修灌溉水渠。

老村长捻着胡须慢慢分析:

“开一亩地,壮劳力得干十天活,饭要管够,农具得备着。”

“这还没完,得铺草木灰、堆肥料养地,来年才能种庄稼。”

“粗粗一算,开一亩地少说得花一两银子,或者两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许平安听得直皱眉。

按六百户军户算,每户二十亩就是一万两千亩地。

虽说荒地有的是,可这开销算下来,连见过世面的他都肉疼。

杨根顺突然插话:

“伯爷,属下倒有个法子。”

“今年北境闹旱灾,丰林县城最近涌进来不少逃荒的。”

“这些流民多是失了田的庄稼汉,眼下县城边上就聚着上千户。”

“虽说大户人家天天施粥,可他们还是吃不饱,县衙正为这事发愁呢。”

“咱们要是招这些人来开荒,每天给一斗粮让他全家糊口,他们准保感恩戴德。”

许平安一拍大腿:“杨兵长这主意妙!明天就派人去县城招工!”

如今粟米市价五六百钱一石,用流民开荒的话,一石粮就能换一亩地,可比原先省多了。

五千贯就能开出上万亩新田。

许平安觉得杨根顺这主意不错。

三个人又仔细商量了具体细节。

青山村的房子和地总算解决了,许平安心里这块大石头可算落了地。

他又叮嘱老村长和杨根顺,挑些身强力壮的继续接收兵户。

现在工地先停工,过几天他就找专业的建筑师傅过来。

许平安打算按新规划把青山村改建成青山堡。

俩人都点头应下。

吃完酒席。

杨根顺和老村长赶紧忙活去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