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又要回京(第1页)

一伙孩子,挤在厨房,厨房烧着柴火灶,自然也不冷。

热闹非凡,偶尔几个家伙搞怪,杨志远也不生气。

还和他们说了一下京城的见闻。

大家好像都很向往京城。

回头可以带他们去看看。

其实杨志远有他自己的考虑,没有把大家直接带进京城里,如果他向一些工厂和企业输送一些肉食和粮食,把几个人弄进京城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就怕上不了几年学,之后就是嗡嗡时期,然后就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到时候弟弟妹妹们东边一个,西边一个的,还不如现在就在农村待着。

反正以后也是京城户口。

现在进城也就能好三四年,关键现在这城里的老师也个个饿的够呛,上课只能上半天。

其他人又不会有杨志远的远见,都以为城里好。

城里是好,但是局限性太多了。

要是家里天天吃肉,还不一定闹出多大乱子来。

关键是邻居们都会眼红。

这还都是一帮孩子,要是在城里他又不方便老消失不见。

在山里还可以说去打猎了,去城里换钱了。

听说杨富民找过他,还上了什么报纸之类的。

杨志远决定吃完饭去找一下他。

饭做好之后,堂屋一条大长桌上,这是杨志远看着后世的创意在空间里打造的可以折叠的桌子。

两张方桌,都可以折叠靠在一边,用的时候撑开,对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多坐一些人了。

杨志远想着万一以后这些弟弟妹妹们都结婚了,好家伙这得多打几张桌子?

恐怕这屋子都坐不下。

自己只考虑了他们不出去的问题,可没考虑以后他们嫁人或者结婚的问题。

自己来都来了,不给他们搞个宇宙的尽头编制工作吗?

进去之后再找对象,那就好多了。

这年代什么工作靠谱呢。

读者老爷们给提个建议,卷烟厂怎么样?

一帮小家伙正在吃饭呢,生产队长杨富民赶来了。

没进门就喊:“志远,志远,是不是回来了?”

“唉,大爷,我回来了,快进屋。”

杨志远放下筷子和馒头把杨富民迎进来。

周红利索的把一筐馒头换成了一筐窝头放在桌上。

馒头被拿进了东屋橱子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