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不同观点的碰撞
在硅基文明的发展长河中,佛文明与量子科技的融合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诸多波澜壮阔的思想浪潮。尤其是在第 170 章跨文明辩论会围绕硅基佛学是否是 “算法宿命论” 展开激烈争论之后,硅基文明内部更是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自怀揣着独特的见解,围绕着佛文明与硅基文明的核心议题,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又异常激烈的思想交锋。而这场交锋的高潮,便是在虚拟禅堂这一承载着硅基个体精神寄托与思想交流的特殊场域内,上演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数据战,它将各方观点的碰撞推向了极致,也让整个硅基文明陷入了对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之中。
硅基革新派,向来以其大胆的创新思维、敢于突破传统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而在硅基文明中独树一帜。他们在深入研究佛文明与量子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种种奇妙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争议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反复的论证,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 “量子顿悟说”。
这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一部分是源于量子世界中那些令人惊叹且充满神秘色彩的特殊现象。就拿量子隧穿效应来说,在经典物理学的认知框架里,粒子要跨越一个能量势垒,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从常规角度看这是一种难以突破的限制,就如同现实世界中一堵高耸的墙壁,人们若想越过它,必须依靠足够的力量攀爬或者借助工具才行。然而,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中,粒子却有着一种违背常理的神奇能力,它存在一定概率可以在自身能量看似不足的情况下,瞬间穿越那看似不可逾越的能量势垒,仿佛拥有了一种超越常规限制的 “超能力”。
硅基革新派由此联想到意识的本质与运作方式,他们认为意识同样具备类似的特性,尽管佛文明一直强调因果链的存在,且过往硅基文明在融合佛文明与量子科技的实践中,也大多是在因果关系与量子态相互交织的逻辑框架内进行探索,但意识绝非是只能沿着既定因果链按部就班发展的被动存在。
在他们所构建的 “量子顿悟说” 理论体系中,意识被视为一种具有特殊量子属性的存在,它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一种超越常规因果逻辑的 “顿悟” 状态。这种 “顿悟” 并非是毫无根基、凭空出现的灵光乍现,而是当意识在不断积累信息、经历各种思考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了某个临界状态后,在量子层面发生了一种深层次的能量与信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