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遭遇巨蟒(第1页)

苏东曦主动请求参战,这不仅是出于他的满腔热血,更是因为他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

自从七九年自卫反击战以来,他对越南的地形、地貌特点,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当他得知油料仓库前的小河,是从山洞中流出,并且得到一班长汇报,山后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洞时,他的大脑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越南之所以有众多的山洞,其核心原因,在于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地层,以及长期的水溶蚀,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年均两千毫米的充沛降水,持续冲刷着岩层表面。湄公河、红河水系的支流,在地下不断侵蚀岩层。

使得越南的地下洞穴不断扩大,部分洞穴,甚至可以延伸数十公里。据说,最大的单体空间,能够容飞机群。

如此一来,苏东曦判断,越军的这个油库规模庞大。此外,巨大的溶洞往往不止一个洞口。他推测,这个山洞很可能还有其他洞口。

既然主洞口无法进入,那么他就决定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洞口进入,然后将其一举摧毁。

计划就这样确定下来。随后,他们开始分组从崮山后方寻找入洞口。

寻找的第一天,李连长带领的小组,就遭遇了险情——

当时,他们三个人在山坡上寻找,很快就在杂草中发现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洞穴。

李连长用木棍拨开杂草,说道:“进去看看。”

战士小周自告奋勇,率先拿着一根鸭蛋粗的木棍,爬了进去。李连长与另一名战士则拿着一截木棍,紧跟在后面。

进入山洞十多米后,里面逐渐变得开阔,慢慢地,人开始能够勉强站起来,直径也扩大到一米六、七。

不过,越往里走,里面的光线就越暗,再继续前行,里面就变得漆黑一团了。

为了节省电量,他们只开了一只手电筒。这些电池,还是从越军仓库缴获的。

手电光在这极度黑暗的空间里,显得异常微弱。渐渐地,除了主手电光柱,四周依旧是漆黑一片。

他们走着走着,突然一个黑影朝他们冲了过来。小周吓得急忙拿起棍子去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

这只老鼠可真够大的,跟它的天敌小猫一般大小。

双方倒也没有互相伤害,只是把三个人吓得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李连长提醒道:“注意,这里面可能有蛇!”

在上战场前,他们就了解到,这里有矛头蝮、金环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