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说得好:“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这次“送俘事件”,由于苏联顾问的反对接收,再加上黎副团长的沉默不语,一下子点燃了越军内部的矛盾。
长期的作战,使得越南的兵员结构与我国抗战时期相似。在一支部队里,士兵之间往往有着一些血缘关系。兄弟、表兄弟同在一支部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长官要抛弃他们的兄弟,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死了也无人埋葬,没有一个人会无动于衷。
眼看着哗变即将发生,黎副团长喊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又没说不接回他们,我这不受伤了嘛?让我好好想想,都给我退下!”
还想什么呢?伤员在流血,耽搁了时间就会死掉,难道要让敌人给他们治伤不成?
人家已经够意思了,让你们接回阵亡战士的尸体,接回伤员。可没听说自己的部队,会这样善待中国人。
“黎副团长,这还用想吗?你受伤在家,我带人去把他们接回来!”范排长转身就要走。
以前大家都称呼黎副团长为黎团长,这次却加了一个“副”字,范排长的话,明显不那么尊重了!
尤其是,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枪,战士们也都跟着范排长,时刻保持着警惕。
苏联顾问也不惧怕,冷笑着看着黎副团长,似乎在嘲讽。
“这事儿有团长、有连长,还用得着你说了算?”一名黎副团长的亲信质问。
“你他妈算老几?”范排长手下的一位李姓班长,立刻将枪口移了过去。
他这个班,只剩下两个人了,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
黎副团长的亲信正要去拔枪,被副团长大声喝止。
“都给我出去,等待命令!”黎副团长怒吼道。
“哗啦啦”一阵收枪的声音,范排长带着兄弟们走出了山洞。
立秋了,雨林里黑漆漆的,除了秋虫的鸣叫,连一丝风声都没有。
范排长望着天空的淡月,他把仅有的一包烟分给兄弟们,大家默默地抽着烟,心里都憋着一股闷气。
这些军人,绝不是胆小懦弱之徒,他们并不怕死,只是无法接受被抛弃的命运。
兔死狐悲,这道理连傻子都明白,伤员的今日,便是他们的明天。
抽完烟,范排长将烟蒂狠狠地摔在地上,说道:“我要去看看那些阵亡的,还有受伤的兄弟们,你们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的吗?”
没有上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