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页)

“苏将军对陛下忠心无二,完全不为肖恩的挑拨所动,还在众人面前警告肖恩若再乱说话,便割其舌。”

太监候公公闻言愈发不安,小心翼翼地回应:“由此看来,苏将军对陛下的忠诚,天地可证!”

即便是太监候公公也对这件事感到困惑。

庆帝为何要派有望成为大宗师的青年才俊苏寒出使北齐?

难道不怕苏寒有去无回吗?

然而,太监候公公深知,庆帝必定已做好对大宗师苦荷的应对之策。

总不能真的坐视苏寒赴险而毫无作为吧?

“你这奴才,对苏寒的评价倒挺高。”

庆帝满意地点点头,笑着看向候公公。

监查院刚送来一份奏折。

其中内容与候公公所述大同小异。

即便是在私下场合,苏寒也表现出对庆帝的忠诚。

这让庆帝对苏寒更加满意。

“奴才只是说实话罢了。”

太监候公公见庆帝面露喜色,心中大定,恭敬地答道。

“苏寒、范咸,朕倒要看看,你们能否从肖恩嘴里套出神庙的秘密,别让朕失望……”

庆帝未再多言,放下箭与布后离去,于庭院中伫立,目光深远地凝视着京都之外。

广信宫内。

女官疾步至李云睿身旁,躬身行礼后禀报:"殿下,属下探得消息,苏将军一行已离京,正行于官道之上。"

李云睿披着黑纱长裙,修长双腿裹于黑靴之中,斜倚卧榻,尽显娇媚:"如此迅速。"

眸光微黯片刻,旋即恢复平静,望向女官,柔声吩咐:"暗中调派君山会的精英入京,切记不可让旁人知晓,包括叶流云。"

"多年栽培,也该让他们有所作为。"

即便未曾亲送苏寒,李云睿对他的动向却始终牵挂。

"将我们的精锐调至京都?此刻并非良机吧?" 女官面露疑色,低声问道。

身为近侍多年的她深知君山会之事,更清楚其麾下高手数量:七品者过千,八品数十,九品亦有数人。

李云睿此举意欲何为?

京都无叛乱,庆国亦无大事,尤其庆帝尚在。

李云睿此举究竟为何?

9.4%17:28O

"无需多问,时机成熟,自会告知。去办吧,有任何苏寒的消息,立即来报。" 李云睿冷冷扫视女官一眼,淡声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