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星海回响,全球格局下的能源博弈(第1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星海回响,全球格局下的能源博弈

火箭划破苍穹的轰鸣声仍在耳畔回荡,世界格局已在这场科技风暴中悄然震荡。深冬清晨的霜雾还未散尽,杨瑶办公室的防弹玻璃上凝结着细碎的冰花,全息会议桌上,三十六个国际时区的能源市场数据如同沸腾的岩浆,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泛着冷光的数字瀑布中,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虚拟图标正被猩红的抛售曲线吞噬。

"北美期货市场昨夜崩盘,"杨瑶将激光笔重重戳向全息屏幕,笔尖与投影碰撞出细小的电子火花,"他们押注失败的核聚变太空项目概念股集体跌停,华尔街资本损失超千亿美元。但更危险的是——"她手腕轻挥,实时新闻界面如潮水般展开,成百条抹黑中国太空能源技术的报道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舆论战已经打响,西方媒体开始质疑我们的技术安全性,甚至编造'太空核泄漏威胁地球'的谣言。英国《卫报》引用所谓'匿名专家'称反应堆存在致命缺陷,CNN更是制作了专题片渲染太空核污染风险。"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战略顾问推了推金丝眼镜,调出卫星监测数据,三维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光点闪烁:"欧盟已秘密启动'天网计划',他们在近地轨道部署了二十颗监测卫星,名义上是'太空环境监测',实则在追踪我们火箭的能源系统参数。更糟糕的是,美国太空军近日频繁调动,X-37B空天飞机改变轨道,正对我们火箭的预定航线。"

与此同时,杨燕所在的社区被不速之客层层包围。戴着国际媒体标识的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堵在小区门口,人群中夹杂着举着"抵制太空核威胁"标语的抗议者。寒风卷起标语边角,上面"核辐射会杀死地球"的鲜红字迹格外刺目。"杨女士,"一名西方记者将话筒怼到镜头前,身后的摄影师刻意将画面聚焦在社区幼儿园的方向,"有专家称中国的太空核聚变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可能引发连锁爆炸,对此您作为基层能源工作者怎么看?"

杨燕刚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杨瑶的紧急通话跳了出来:"别回应!立刻让雪灵直播现场!"同一时刻,雪灵的无人机群已从楼顶呼啸而起,三百六十度全景镜头对准抗议者手中粗制滥造的"辐射检测仪"——仪器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分明是用贴纸伪造的。更令人震惊的是,无人机热成像镜头捕捉到几辆黑色商务车驶入街角,身着西装的人正在往抗议者手中塞现金。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下控制室内,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尖锐的警报声撕裂空气。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