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什么大将,而是这个预备役方面军司令的身份,让李峰可以光明正大的整编中五国兵力。
所谓预备役,大部分是参与过6个月训练的民众,拿上武器就可以作为填线师使用。
用于快速武装架子师,迅速拉出十几万,乃至上百万的兵力。
这是苏维帝国的底蕴,能够快速拉出更多的炮灰,堵在汉斯帝国的兵锋之前。
说白了就是拿人命填。
战时属于特殊时期,一切都要服务于军队,李峰拿到方面军司令的职务,就可以全权掌握中五国的所有在役士兵、预备役士兵。
他整编出来的部队,当然要听令于他。
要是没这点能力,他李峰就走不到如今的地位。
光有野心没用,还得有手段。
任命到达手上的第一天,边界就立刻放行了,独立军、机械化第六军顺势进入哈国。
距离最近的火车站立刻被征用。
几位加盟国的书记齐聚哈国,要跟新晋方面军司令商议动员问题。
这边的机场已经开放,李峰直接乘坐飞机降临阿斯塔纳。
这里既是政治中心,也是铁路中心,从这里既可以到苏维科夫,也可以到西南方面军所在的乌克粮仓。
不管往哪里行军,都是十分方便的。
周卫国、诺维科夫、涅佐夫三人随行。
曾经敌对的双方,尤其是哈国第一书记,此刻不得不挤出笑容来。
李峰自然是不会跟对方客气了,眼下他最大,五位书记都得配合他来执行政令。
“辛苦各位了,立刻投入工作吧,前线已经如火如荼,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分别说明各位手上的人口,可以动员的兵力,统一调动起来。”
尼古拉沃尔作为第一书记,又是在他的地盘上,自然要率先发言了。
哈国有600多万人口,能够动员的预备兵力是三个师,能够动员的人是150万。
这里边要区分一下,所谓动员的人口,不是所有人都当士兵。
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劳力。
战争所需的不仅仅是士兵,还需要运输、苦力、劳工等等。
区区600万人,能拉出五分之一的人支持作战,这就是总动员的魅力。
一切以战事为重,毕竟战败了,一切就都没了。
其他几个也纷纷表态,乌兹国是排在第二位,人口相当,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