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一直通过即时战略视野纵观战场。
在交火初期,并未掺和丁伟的指挥。
既有打磨丁伟的想法,也有看看他成色的意图。
丁伟这个人吧,大局观优越,但直接从国内战场扔到东线战场,总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一下。以往指挥一个团的作战方式,根本拿不出手。
从团长到师长,再到指挥三个师的军长。
如果适应不了战场,那他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只能当参谋,当不了独当一面的集团军司令。
即便三个师都损失了,如果能让丁伟磨练出来,那也是值得的。
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滚滚烟尘,坦克履带碾过碎石的轰鸣声如同闷雷般逼近。
第 23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已冲破晨雾,数十辆三号坦克组成的钢铁方阵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炮口直指丁伟麾下三个师刚刚巩固的阵地。
“把反坦克炮推到前沿,标尺五百,急速射。”
阵线上的所有反坦克小组人员,全部紧急投入作战。
明显能感觉出苏维帝国炮兵的水平一般,在反坦克作战上远不如汉斯帝国的士兵精准,操作熟练度也远远不如。
八门反坦克炮刚从隐蔽的掩体里推出来,先头坦克就已开火。
高爆弹呼啸着掠过阵地,将右侧的机枪碉堡炸成一团火球。
炮手们猫着腰调整炮口,炮闩撞击的清脆声里,第一波穿甲弹带着尖啸迎向钢铁洪流。
反坦克炮的炮口接连砰砰乱响。
真正反坦克作战,从来不是瞄一发打一发,而是瞄向一个方位,迅速的激射。
利用一两分钟时间,把炮弹全部打出去,总有一枚命中对方,命中了就赚了。
45毫米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不足,远不如汉斯的反坦克炮好用。
再加上这款火炮沉重,需要牵引使用,作战效果不佳。
作战效果差也就算了,数量还不够,还没办法下放到连级。
数量少,反坦克能力差,炮兵操作不够熟练,眼看拦不住装甲部队的突击,果断的抛弃了反坦克阵地,士兵也立刻后撤的烟消云散了。
坦克的航向机枪立刻调转过来,士兵的军帽被流弹掀飞,露出渗血的头皮。
阵地上的兵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丁伟焦急如焚,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他一把抢过电台话筒:“榴弹炮营、山野炮营、立刻向我坐标覆盖射击,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