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国交锋,家族悲歌(第1页)

会议室内的空气,因为叶耀邦最后那句话,仿佛又凝重了几分。

梁浩父母的遭遇,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不仅仅是挖掘一个天才科学家的个人隐私,更可能触碰到一段敏感而疼痛的国家记忆。

很快,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被请了进来。

他腋下夹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上面印着“绝密”的红色戳印,年代感十足。

“这位是国家档案历史研究所的陈教授,专门研究近现代家族史和特殊历史事件。”

叶耀邦简单介绍了一句,示意陈教授坐下。

陈教授显然不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级别的会议。

他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打开了牛皮纸袋,取出一叠泛黄的资料和几张黑白照片。

“梁浩的家族史,确实……非常特殊。”

陈教授扶了扶眼镜,声音带着一丝历史的沧桑感。

“如果从他曾祖父那辈算起,梁家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革新派知识分子。

他们积极参与维新,倡导科学,翻译西学,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弄潮儿。”

屏幕上,开始播放陈教授带来的资料扫描件。

一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一段段遒劲有力的毛笔手书,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家族的百年风云。

“梁家世代书香,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对真理的执拗和对权威的审视。

这种性格,让他们在某些历史时期,显得……嗯,有些不合时宜。”

陈教授措辞谨慎,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众人默默听着,将这些信息与梁浩如今表现出的特立独行联系起来。

原来,这种近乎偏执的独立精神,是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

“到了梁浩的父母,梁启明和苏婉琴这一代。”

陈教授翻到了关键的一页,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惋惜,

“他们二人,都是建国后培养起来的顶尖学者。

梁启明先生主攻理论物理和精密仪器,苏婉琴女士则是杰出的历史语言学家,精通多种古老语种。”

“他们的学术成就,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各自领域的翘楚。可惜……”

陈教授顿了顿,“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以及他们家族那种……

嗯,过于纯粹的学者风骨,使得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处在国家学术体系最核心的位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