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市井观天(第1页)

兴国十五年四月十五,寒梧宫的檐角刚刚修缮完成,萧敏正坐在在檐下修补十四皇子柴云海的旧衣。

“圣旨到——”

陈嬷嬷与萧敏慌忙掀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二人眼底皆闪过惊讶——

来者竟是皇帝身边的王顺公公,手中黄绫卷着金边,却未带任何仪仗。

萧敏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而后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王室绵延,端赖宗枝贤良;藩国肇兴,实系母教深远。

十四子云海,获封辽王,就藩之际,朕念及其母萧氏,贞静贤淑,教子有方,虽居寒梧宫十数载,仍以清俭持家、耕读传家,堪称后宫典范。

今赐萧氏银万两、玉簪三枝、粮种、棉种各十石、《齐民要术》残页拓本一卷,以彰其德。

所赐之物,非为显荣,惟愿助尔教子垦荒,惠及辽地百姓。

萧氏素守谦德,朕亦念及十四子“藏锋”之请,故不升位分、不赐尊号,仅以薄物略表心意。

望尔谨守初心,勿负朕望,与辽王共襄垦荒大业,使辽地早成膏腴,百姓得享暖衣饱食。

钦此!】

萧敏垂眸屏息,待圣旨读毕,以袖拂地,恭声道:

“臣妾接旨,谢陛下隆恩!”

言罢,萧敏三叩首,发间木制步摇上的花枝随礼起伏,叮咚声如佩玉应和。

“萧才人快快请起,陛下御赐的财物玉簪已一并送来,至于粮种棉种,待辽王殿下启程时会由玄甲卫一并护送至辽地。”

“臣妾谢过王公公。”

“圣旨送到,咱家便不多叨扰了,告辞。”

“臣妾恭送公公。”

送走皇帝的贴身太监王顺后,萧敏指尖抚过圣旨上的朱砂印,忽然发现【银万两】三字旁有小注:

【内库所支,勿忧。】

萧敏心下了然,这是皇帝柴裕在告诉她这钱是从皇帝的内库所支,不必担心惹来群臣非议。

她抬头捧起漆盒,只见最上层的玉簪用素绢裹着,露出半截羊脂白玉的簪头,雕着未开的棉桃。

“陈嬷嬷,将这些收好,他日到了辽地,这些财物便是我等的立身之本。”

陈嬷嬷诧异地看了一眼萧敏,没想到她居然会如此信任自己,让自己去收纳陛下赏赐的财物,哪怕是伺候先皇后时,自己也没能得到过这番信任,一时哽咽道:

“老奴……老奴这就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