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京城风云起(第1页)

兴国十五年五月初一,申时一刻。

西市“香满楼”的二楼雅间里,七名九卿属官围坐茶席。

侍中卢挽用茶杯盖子拨弄着杯里的茶叶,抿了一口茶后悠悠开口道:

“诸位可曾留意,今日午时大司农所呈铁料账册内,钤的是大司农印,却另附了陛下朱批‘准其便宜行事’?”

“卢大人有事不妨直说。”

侍中卢挽将茶盏盖子叩在瓷沿上,发出一声清远的脆响。

他放下茶盏,指尖划过案头摊开的《铁料调度疏》副本,朱批“准其便宜行事”八字在烛影里泛着红光:

“诸君可知,上一次出现‘便宜行事’朱批,还是先帝太宁四十年时,太尉王雄奉命征匈奴所得。”

大鸿胪丞王诩放下茶盏,问道:“可太子毕竟监国多年,东宫旧吏遍于诸署……”

“太子党羽近日连失太仆寺、均输官等职,十四皇子新得劝农使重任,又握有考工署匠人,此消彼长之下,太子那边……”

无人接话,茶席上众人对视一眼,心中已有答案,随后众人默契地同时拿起茶杯喝茶,方才还有些喧闹的雅间内顿时落针可闻。

侍中卢挽起身打开身后的木窗,抬眼望向皇宫,窗外的晚风卷起满地槐叶飞入室内,沙沙声里混着零星几声更夫的梆子响。

“与其说我们在押注十四皇子,不如说我们在顺应陛下的‘康阜民生’之志啊,诸位以为如何?”

————

大周兴国十五年五月初二,卯时三刻。

太子东宫内,鎏金香炉中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压抑与怒火。

当朝太子柴承煜猛地将手中的奏报摔在地上,玉镇纸砸在青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惊得殿中侍候的太监宫女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喘。

“好个十四弟,好个劝农使!”

太子柴承煜咬牙切齿地说道,俊朗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

他站起身,腰间玉带撞击桌沿发出声响,大步走到窗前,望着宫外的晨曦,眼中满是阴鸷。

昨日早朝,父皇突然下旨,命十四皇子柴云海担任劝农使,前往河东郡督导农事。

这道旨意犹如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自己的十四弟柴云海虽然年幼,却聪慧异常,且自上月天幕显现以来,民间乃至宫中对他都是交口称赞。

如今父皇让他担任劝农使,若是在河东郡做出一番政绩,必将声望大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