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太子党羽崩溃之始:丞相黄识去世(第1页)

勤政殿内,烛影摇曳。

丞相黄识手中的玉笏“咔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望着皇帝柴裕在黄纸上写下一连串名字,名册边缘的朱红批注像是蜿蜒的血迹,要顺着案几边沿往自己脚边蔓延。

“爱卿不必如此,朕不过是在想如何处置这些贪官污吏罢了,况此事与太子无关,朕清除这些贪官污吏,也好为太子扫除内部奸佞啊。”

皇帝柴裕放下狼毫,墨色未干的笔锋在纸上拖出歪斜的痕迹。

他抬眼望向阶下的老臣,见对方玄色朝服上落了几点墨渍,应是方才接旨时,手抖不小心沾染了笔洗。

皇帝柴裕轻叹一声,这位一直以来陪伴自己身边的亲信之臣也老了啊。

听到这话,丞相黄识才如梦初醒,扑通一声,膝盖撞在地板青砖上发出闷响。

“陛下明鉴。”

他喉间像塞了团浸透的棉絮,抬眼看见皇帝腰间的玉佩正随着呼吸轻晃,如果再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陛下浑身都在发抖。

跟随皇帝柴裕多年的他能够感觉到,这次陛下是真的生气了,如果不能劝住陛下,那这次危害百姓的太子党羽必死无疑。

余下的党羽也会被以各种温和的手段调离京城,然后这辈子别想再回来了,毕竟上任路上发生点“意外”也是很正常的。

自己面前这位温和的陛下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那就是绝对不能危害天下百姓,这个底线一旦触及,必死无疑,无非是死的明显一些还是隐秘一些的区别罢了。

要知道,那位以严苛闻名于世的绣衣使者暴严,还有不畏权贵、刚正直言的侍中卢挽,就是这位温和的陛下亲手提拔的,为的就是获取朝中诸臣私下的行径和处理一些不便明说的事。

深呼一口气,丞相黄识开口求情:

“陛下,太子只是一时为人蒙蔽,臣以为若是清洗一番东宫,再派太子往民间治理,体悟百姓疾苦,定能使太子幡然醒悟,固我大周国本呐!”

皇帝柴裕起身绕过书案,拿起丞相黄识掉落的玉笏放在桌案上,弯腰扶起他,而后温和地说道:

“爱卿不必如此,太子尚未登基,便犯下如此大错,他日若是登基,我大周可就要遭殃了啊。”

丞相黄识望着皇帝柴裕平静温和的面庞,心中涌起绝望,于是只好最后开口劝了一句:

“陛下,太子之事关乎国本,万不可开废长立贤之风啊!”

皇帝柴裕还未回话,天幕的画面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