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县衙位于县城中轴线北端,坐北朝南,门前设照壁、旌善亭等礼制建筑。
柴云海所在的劝农使署作为县衙属官机构,依据本朝惯例建于东南侧,既与仓储区保持距离以防火患,又通过东西向的丰稔街形成功能轴线:
清晨巡查粮仓,午后沿丰稔街至农田督导,傍晚返回则署中记录农事,形成闭环式的政务处理流程。
而柴云海本人的宅邸则位于署后,通过角门与县衙相通,便于随时参与农事决策。
如今,柴云海本人就独自坐在这被百名玄甲军团团保护住的宅邸内,思索着天幕上刚刚提到的内容。
“我真傻,真的……”
柴云海盯着案头未批完的农事公文,手指抠着竹简上晕开的墨痕,借此稍稍发泄心中的焦虑。
“我只知道过来当劝农使要教百姓育秧苗、修水渠,却不晓得突厥的狼旗没两年就要插过来了,就这两年多时间里北方还得有个瘟疫肆虐要处理,我只想着按天幕所示发展发展农事,弄个自己的小班底,将来学学明成祖朱棣,来个奉天靖难什么的,却没料到我手里拿的是光武帝复国剧本,就这还得加个外族入侵,华夏沉沦的超级debuff。”
欲哭无泪的柴云海看着头顶灰褐色的屋顶,感觉未来一片灰暗,低下头喃喃道:
“苍天呐,会有陨石雨帮助我的对吗?”
空无一人的书房里无人应答,时任劝农使的柴云海只好重新坐回窗边,记录天幕内容。
屋外,遵照皇帝柴裕旨意守卫在此的玄甲卫互相对视一眼,默默加大了巡逻的频率。
屋内那位十四殿下绝对不能出事,将来还指望着他驱逐异族,复我大周河山呢,要是他不小心死在这,那他们这百来号人也不用回去了,找个地方把自己吊死算了。
【要说突厥刚刚来袭的时候啊,武威王还以为是寻常的南下劫掠呢,派兵冲一波就散了,所以朝廷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直到李敢的军报发过来。
《周书·穆帝纪》记载,兴国十八年秋,九月,二皇子、武威王柴玄监国于长安,总领枢机。
时突厥伊利可汗举族南下,边报初至,玄方与诸臣议修《关陇水利图》,笑谓左右曰:“突厥秋掠旧习耳,往年铁鹰骑出,彼必遁走,何足惧?”初未之虑也。
及中旬,李敢遣亲兵快马抵京,捧军报跪呈:“可汗焚帐断后,率三十万众拖家带口,前锋已破榆林关,所过之处,老弱填沟壑,青壮为肉盾,其势若饿狼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