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历史类博主小君整了整衣襟,拍了拍自己的双颊,深吸一口气后开口讲述武威王柴玄得知突厥人大举南下后的反应。
【今天咱们就来借着史料,感受一下兴国十八年那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吧。
《周书·穆帝纪》记载,是夜,玄踞胡床,秉烛观北疆舆图,烛泪凝红如血。
时帝卧病寝殿月余,储位之争暗潮涌动,八皇子信结纳江南士族,太子党虽衰,御史大夫张汤阴结东宫旧人。
玄握狼首刀自语:“留,将坐拥京畿,或可乘隙继大统;去,则挽北疆危殆,免百姓膏血为突厥所啖。”
反复摩挲刀柄齿痕——此刀随其西征突厥可汗所获,今齿痕犹新,而敌情更烈于昔。
漏下三鼓,玄召外公、太尉王雄入府。
王雄者,玄之外祖父也,历仕两朝,掌天下兵马。
玄长揖曰:“外祖,突厥此次举族来犯,志在灭我大周。甥若率军北征,京中之事,唯托于公。父皇龙体违和,朝局波谲云诡,张汤等素怀异心,万望公紧盯枢要,勿令宵小乱政。”
雄抚其背曰:“吾儿放心,老臣当效周勃安刘,纵死不退。”
黎明,玄着铁鳞甲,跨踏雪乌骓,率铁鹰骑万余开城门。
回望大明宫飞檐,玄叹曰:“此去若能破敌,功成或可安国;若一去不返,愿以吾血,换北疆十年太平。”其声悲壮,士卒皆垂泪。
十一月,南方陈立起义,叛军连克三州,烽烟及于江淮。
帝诏太尉王雄率十万大军南征,临行前握雄手曰:“南事托付爱卿,京中张汤可暂理朝政,卿勿忧。”
雄虽疑张汤专权,然君命难违,遂拜别率军南下。
自此,京中政务尽落张汤之手。
这段记载讲的是武威王出发前的动作,那个无眠的夜晚,二皇子柴玄坐在胡床上,手里的狼首刀映着烛火,把北疆地图照得一片血红。
这哪是看地图?分明是在想明白过来后,决定拿自己的命赌大周的未来!
您能想象吗?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皇位,一边是即将被屠城的百姓,换作是你,怎么选?
柴玄手里的狼首刀磨得发亮,刀上的齿痕还是当年砍突厥可汗留下的,可现在的突厥比当年狠十倍——举族南迁,带着妇孺老少,摆明了要把大周当草场啃。
再看朝堂这边,穆帝病重不起,八皇子在江南拉拢士族,太子党虽然垮了,但御史大夫张汤正跟东宫旧党勾勾搭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