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敢召进宫来,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周景帝当场就怒了,赶紧派人把张汤找来问话。
史书记载,帝震怒,召汤诘问。
汤犹辩驳曰:“陛下初掌朝堂,根基未稳,臣此举乃为陛下虑,抑武臣之望以稳朝中大局啊!”
帝拍案大怒:“汝昔擅专威福,恃功而骄,朕念旧功未曾追究;今敢蔽塞言路、瞒报军情,欺朕无刀乎?”
要说潜伏大师张汤的心理素质就是好,都被人拖上朝堂质问了,还能大喊着“臣为陛下虑!”,有一说一,这招“表功诿过”堪称权臣保命标配。
只可惜周景帝的段位高他太多了,只见周景帝猛拍御案,开口就给张汤定性了:“你前边仗着自己的大功做些肆意妄为的事也就算了,如今你居然瞒报军情,还故意堵住其他人的嘴,是仗着朕没办法制裁你吗?”
这句话其实很高明,点出张汤先前的污点以及自己的退让,让朝中的舆论偏向自己,再把主要罪责推到张汤身上,暗示朝中诸臣不要开口反驳,自己事后不会追究他们这些被胁迫的人,直接就把张汤变成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至于最后那句“欺朕无刀乎?”更是点睛之笔,周景帝直接说了张汤势大,自己身为皇帝想要处置,但奈何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制裁他。
我认为啊,这话是说给李敢和进京的西北军将士听的,他们这次私自进京算是违背了规矩,现在周景帝直接告诉他们自己手中没有力量,没办法制裁眼前这个恶人,这不就是给李敢他们表现的机会吗?
毕竟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李敢他们没进京,所以自己奈何不了张汤,现在李敢这一行人来了,时局不同了,自己能依靠他们处置张汤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李敢直接带人把张汤抓起来了,几天之后审完了就把张汤给砍了,这位费尽心机爬上来的野心家刚刚猖狂了一个多月,就这么轻易地交代了。
临刑前,汤顾见西北军卒列阵如墙,狼首旗蔽日,叹曰:“吾算尽权谋,终不敌武臣一怒。”
汤死,帝诏告天下:“张汤矫饰军报,陷忠良于不白,结党营私,罪当族诛。然念其迎立往功,止斩其首,籍没家财。”
遂收尚书台印绶,亲决机务,诸署联署之臣皆贬秩二等,即日追封玄为“定王”,谥曰:“忠烈”,命有司刻其像立凉州,以彰其功。
午门斩张汤,算是周景帝玩了一手政治艺术,在诏书中特意强调【念其迎立往功,止斩其首】,既坐实张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