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朋友们,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伊利可汗对冀州的进攻过程吧。
史书记载,辽王十年冬,冀州大雪,封山阻道。
红巾帅潘图,素怀义烈,见民困羊马税,多破家,乃潜使入清河、渤海诸县,联同难之民,约以红巾为识,期里应外合。
又令善山地战者守太行八陉之飞狐、井陉,绝突厥南北道。
未半旬,太行下流民、坞壁佃户及王翼所部亡汉兵,竞赴红巾,众至三万。
辽王十年冬,冀州下了场没见过的大雪,鹅毛片子连下三天,太行山脉的山道全给封死了,突厥兵的马队陷在雪窝里动弹不得,连送信的都得爬着走。
这时候啊,红巾帅潘图正蹲在太行山深处的破庙里,盯着案上的羊皮地图直搓手。
他那双杀过狼的糙手,此刻捏着的不是猎刀,是能让突厥人睡不着觉的“死招”。
要说这潘图,是真把“民心”玩明白了。
他看着雪地里冻饿交加的流民,听着他们念叨“羊马税逼死全家”的哭诉,一拍大腿,说道:
“光咱太行山的兄弟不够,得让全冀州的受苦人都站起来!”
他干的第一件事,就透着股“接地气”的狠劲,派了百十个最机灵的弟兄,揣着染红的布条,冒雪钻进清河、渤海各县。
这些弟兄本事没多大,但有个绝活,那就是能跟佃户唠家常,跟流民讲“红巾军杀突厥监军分粮食”的事儿,末了塞给对方一块红布。
“到时候见这红布,就是自家人,里应外合,先杀那些催税的狗腿子!”
您还别说,这招比发檄文管用多了。
清河郡有个佃户王二,爹被突厥兵打死,妹妹被拉去抵税,拿到红布当晚就串通了二十多个长工,半夜摸进县衙,把突厥监军的脑袋砍了挂在城门上。
渤海县的流民更绝,直接在雪地里用鲜血画红巾,老远就能看见。
这哪是暗号?分明是给突厥人递战书!
光有里应外合还不够,潘图知道突厥人最怕啥,那就是断了后路。
敌人越怕,那就越要干!
史书记载,图分其众为三,一令同乡猎户张武将之,守飞狐口,专劫突厥粮道。
一使故冀州队正李全将之,伪为流民,宣“红巾不扰黔首”。
自将主力,屯钜鹿黑风口,此突厥自信都西出太行必由之途。
这是说啊,他点了三百个最熟悉山道的猎户,都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