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皇帝授课(第1页)

章台宫的朝议尘埃落定,确立了“秦元年”的新纪元。

此事将记入史册,慢慢传达至整个天下。

早朝过后,赵凌并留在宫中,帝辇径直驶向尚学宫。

尚学宫内,青石铺就的路径纵横交错,连接着一座座飞檐斗拱,书声琅琅的学室。

经过半年的发展,这所汇聚天下英才的学府已初具规模。

咸阳权贵子弟们大多已选定心仪学派,或习儒法,或研墨道,或修兵策,诸子百家学说在此交融碰撞,呈现出一派蓬勃的学术气象。

相较于其他学派门庭若市,农家学室显得更为质朴务实。

此前,咸阳的贵胄子弟鲜有愿拜入农家门下者。

但农家本身却拥有大量扎根田垄,经验丰富的弟子。

赵凌深知“农为国之根本”,特令农家领袖田舜,从各地遴选了三百名精干弟子入尚学宫深造。

更体恤农家弟子多出身寒微,难以负担高昂学费。

赵凌便下诏,免除所有农家弟子在尚学宫的一切学杂费用!此令一出,农家上下感激涕零。

毕竟每半年十两黄金的学费,三年便是六十两!

他们能拿出六十两黄金,还需要种地?

今日,学宫深处最大的农家学室内,座无虚席。

农家老师田骥正立于讲台之上,讲解着精耕细作的要诀。

台下三百余名农家弟子,身着粗布短褐,肤色黝黑,神情专注,手中铅笔笔在纸张上飞快记录。

这些铅笔和纸张也都是皇帝令少府给农家弟子特批的。

学室之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纸张墨香。

突然,学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田骥话音顿止,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玄色常服,未着冕旒却依旧气度逼人的皇帝赵凌,在阿青与彻武侯王贲的护卫下,已悄然立于门廊光影之中。

“陛下驾临!”内侍清亮的声音响起。

满室学子如梦初醒,慌忙离席,齐刷刷跪伏于地:“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赵凌面带温和笑意,抬手虚扶:“平身,继续听课。”

他步履从容,竟径直走向讲台。

田骥连忙躬身退至一旁,心中惊疑不定。

赵凌站定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求知渴望的年轻面孔。

他声音清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今日来尚学宫,非为巡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