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脂忆旧:药香载梦记(2)(第1页)

第三卷 乡野传薪·农圃藏智

一、江南农舍“驱虫记”

清嘉庆年间,无锡县东亭镇,农户周福安家的麦田,每到初夏便遭虫害,麦穗被啃得残缺不全,收成大减。周福安试过多种方法,撒石灰、燃艾草,都不管用,急得整日愁眉不展。

一日,他到镇上“德仁堂”买药,见掌柜阿明(沈仲山的徒弟)正在晾晒补骨脂籽,便随口说起麦田虫害的事。阿明听后,想起师父留下的《德仁堂药钞》中记载“补骨脂籽可拌麦种,防虫害”,便说:“周大哥,你不妨试试用补骨脂籽磨粉,拌在麦种里播种,或许能管用。”

周福安半信半疑,按阿明说的,取来晒干的补骨脂籽,用石磨磨成细粉,与麦种拌匀,播入田中。没想到,这年夏天,他家的麦田竟几乎没有虫害,麦穗饱满,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邻居们见了,都来请教,周福安便将“补骨脂拌种”的方法告诉大家。

次年,东亭镇大半农户都用了这个方法,麦田虫害大大减少。有人好奇地问阿明:“补骨脂是治病的药,怎么还能驱虫?”阿明笑着说:“草木之性,本就多样,补骨脂性温,气味辛香,虫子不喜这味道,自然就不来了。这是老祖宗在田里摸索出来的智慧,比书本上的法子还实用。”

后来,无锡县的农书《锡金农谭》中,专门记载了“补骨脂拌麦种防虫害”的方法,还写道:“此法治虫,无农药之害,且能让麦种出苗健壮,实乃农人之福。”

二、蚕农“护腰方”

东亭镇不仅种麦,还盛产蚕丝,蚕农们每年春蚕、夏蚕、秋蚕三季,都要长时间弯腰采桑叶、喂蚕,许多人患上了“蚕农腰”——腰脊酸痛,久坐久站都难受。周福安的妻子便是如此,每到蚕季,便痛得直不起腰,连采桑叶都要家人帮忙。

周福安想起阿明说补骨脂能治腰痛,便到“德仁堂”买了些盐炒补骨脂,按阿明教的方法,与核桃一同煮水,让妻子每日饮用。同时,他还用补骨脂粉与芝麻油调和,制成药膏,每晚给妻子敷在腰上。

起初,妻子觉得药味太浓,有些抵触,没想到三天后,腰就不那么痛了;一周后,竟能正常采桑叶、喂蚕。她高兴地对其他蚕农说:“周福安给我用的补骨脂,比贴膏药还管用,你们也试试!”

蚕农们纷纷效仿,到“德仁堂”买补骨脂,阿明便教大家制作“补骨脂护腰膏”:补骨脂粉、杜仲粉、生姜末,用芝麻油熬成膏,敷在腰上,用布包扎,每日一换。蚕农们用后,都说效果好,“蚕农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