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肤春风录(上卷)(第1页)

雪肤春风录

上卷

楔子

暮春时节,淮水之畔的“落霞镇”笼在一层薄纱似的雾霭里。镇东头的“回春堂”药铺,青石板阶苔痕暗生,朱漆门板却被晨光映得发亮。掌柜苏九韶正临窗碾药,铜药碾子碾过补骨脂籽,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褐黄的籽实碎成细粉,空气中便弥漫开一股似苦似香、温厚沉郁的气息。

忽有一阵极轻的啜泣声从门外传来。苏九韶抬眼,见一个青衣妇人牵着个七八岁的女童立在檐下,女童宽袖紧掩着脸,露出的脖颈与手背上,竟布着一片片瓷白的斑痕,如冬日残雪,突兀地覆在嫩粉的肌肤上——正是《疡医大全》中所载的“白癜风”之症。妇人泪眼婆娑:“苏先生,求求您,救救我家阿杏……跑了七八个镇子,都说这病是‘白魔’附身,治不好的……”

苏九韶放下药碾,目光落在案头那本翻旧了的《疡医大全》上,书页中“补骨脂酊,如春风拂雪,渐次消融”的字句,在晨光里仿佛有了温度。他想起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一方旧帕,帕子包着几粒饱满的补骨脂籽,还有一行蝇头小字:“补骨脂,性温,入肾经,外用可引阳入肤,消白癜,需配酒浸晒,借日光之力……”这方口传的“补骨脂酊”,与古籍所载暗合,却又藏着祖父行医一生的实践细节。此刻,女童瓷白的肌肤与古籍的字句、祖父的遗训交织在他眼前,如同一幅待染墨的素绢,即将铺陈开一段关于“春风拂雪”的医道传奇。

第一卷 稚童患白 古方初寻

阿杏的病,是从去年夏末开始的。起初只是耳后生出指甲盖大的白斑,母亲赵氏只当是虫斑,未加在意,谁知入秋之后,白斑竟如泼墨般蔓延,颈侧、手背、甚至脸颊都覆上了瓷白的痕迹。镇上的说书人讲“白癜风是白狐作祟”,邻里看阿杏的眼神也渐渐变得异样,阿杏便再不肯出门,日日躲在屋里,用袖子死死捂着脸。

苏九韶引母女二人入内室,让阿杏坐在窗边。他仔细查看那些白斑,见斑界清晰,边缘色素略深,抚之光滑无屑,又诊阿杏的脉,脉象细弱,舌淡苔白。“孩子肾气未充,又逢夏日贪凉,食了过多冰镇瓜果,伤了脾肾阳气。”苏九韶缓缓道,“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其色在肤,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肌肤,便生此‘白癜’。”

赵氏听得懵懂,只抓着苏九韶的衣袖:“苏先生,您说的这些俺不懂,只问您,这病……真能治吗?”

苏九韶取过案头的补骨脂籽,放在阿杏手心:“这是补骨脂,性温味苦,能温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