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笑罢髭须绿:明贤药诗补骨记
下卷 一 稚子遗尿辨脾肾 加减方添山药香
嘉靖二十四年初春,斜塘镇的积雪刚化,“济世堂”药铺的门帘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掀开。一个身着蓝布裙的妇人抱着个五岁孩童闯进来,孩子的棉裤湿了大半,小脸冻得通红,还在小声啜泣。“苏先生,您快救救我的娃!”妇人是镇上陈木匠的妻子,名叫陈娘子,说话时眼泪直流,“这娃每晚都尿床,换三床被褥都不够,县里的郎中说‘肾虚难治’,我实在没办法了!”
苏墨卿赶紧让陈娘子把孩子放在凳上,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小手——冰凉得像攥着块雪,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白腻得像铺了层霜。“陈娘子,您别急,”苏墨卿温声说,“这娃不是单纯的肾虚,是‘脾肾阳虚’。肾主封藏,像个关水的闸门,脾主运化,像个输水的沟渠;闸门松了、沟渠堵了,水才会漏出来,也就是尿床。补骨脂丸能温肾固闸,还得加些山药、莲子通沟渠。”
陈娘子愣了愣:“山药和莲子?这是治小儿的法子吗?”苏墨卿笑着点头,从药柜里拿出些干山药片:“去年去胡桃村,王老栓说他孙子三岁时也总尿床,就是用山药熬粥喝好的。山药能健脾益气,莲子能固涩缩尿,俩搭着补骨脂丸,既能温肾,又能健脾,正好对症。”周老丈也在一旁补充:“我还听过‘山药养脾,脾旺则肾安’的说法,民间治小儿虚症,常把山药当‘药食’用,安全得很。”
于是,苏墨卿定下方子:补骨脂丸按原量,每天清晨用温水送服半颗(小儿用量减半);另外,用山药五钱、莲子三钱熬粥,每晚让孩子吃一小碗,粥里加半勺蜂蜜调味——孩子怕苦,加些蜜能让他愿意吃。陈娘子抱着孩子回去后,每天严格按方来,第三天傍晚就兴冲冲地来报喜:“苏先生,娃昨晚没尿床!今早起来,棉裤是干的!”
又过了七天,陈娘子带着孩子来药铺,孩子手里攥着个木雕小老虎(陈木匠做的),蹦蹦跳跳地说:“先生,我再也不用换湿裤子啦!”苏墨卿摸了摸孩子的头,见他脸色红润,手脚也暖了,心里满是欢喜。他把这个病案仔细记在本子上,特意画了个小小的粥碗,标注“小儿脾肾阳虚遗尿:补骨脂丸(减半)+山药莲子粥,十日痊愈”,还在旁边写了句注脚:“民间以山药为食养脾,实乃‘药食同源’之智,官修医书未载,当补之。”
这天夜里,苏墨卿对着案上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忽然觉得这本官修医书像幅留白太多的画——补骨脂丸的基础配伍是画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