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禅药双关记:破故纸悟真章(上卷)(第1页)

东坡禅药双关记:破故纸悟真章

楔子

宋神宗元丰三年深秋,黄州赤壁下的江水裹着寒意,拍打着青灰色的岸石。岸边东坡雪堂的窗纸被风吹得轻颤,屋内,苏轼身着粗布褐衣,正弯腰整理案上的旧卷——自去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便常在此抄书、种麦,日子虽清苦,却也多了几分自在。

忽然,他扶着腰直起身,眉头皱了皱——近来总犯腰痛,尤其晨起时,腰像被粗绳勒着,得缓好一会儿才能动。“子瞻兄,喝碗姜茶暖暖吧。”书童朝云端着陶碗进来,碗里飘着两片生姜,“前儿听巷口药铺的李掌柜说,您这是‘老来虚’,要是能寻些‘破故纸’,或许能好些。”

“破故纸?”苏轼接过茶,指尖触到碗沿的暖意,“倒是听过这名字,却不知它的用处。”朝云挠挠头:“李掌柜说,那是种褐色的籽儿,能治腰痛,民间用得广,只是医书里少见。”苏轼放下茶碗,目光落在案角一张泛黄的旧书页上——那是从旧书堆里捡来的,纸边已脆,上面的字迹模糊,只依稀辨出“温肾”二字。

正琢磨着,院外传来叫卖声:“卖药嘞——破故纸、胡桃仁,治腰痛的好药!”苏轼眼睛一亮,让朝云去叫住药农。片刻后,一个背着竹篓的汉子走进来,篓里摊着褐色的籽儿和裂壳的胡桃,一股温醇的药香飘满屋子。“客官,这破故纸可是好东西,”药农拿起一把籽儿,“我爹用它配胡桃,治好了十年的腰痛,您要是信得过,我教您怎么用。”

苏轼接过那把破故纸,籽儿像缩小的核桃,褐色壳上带着细纹,指尖触到些许粗糙。他看着籽儿,又瞥了眼案上的旧书页,忽然觉得有趣——这“破故纸”是药,案上的“故纸”是书,一为疗身,一为养心,倒像是一对有趣的孪生兄弟。窗外的风卷着几片落叶进屋,落在旧书页上,像是在为这桩即将展开的“药与禅”的缘分,添了几分轻浅的诗意。

上卷 一 雪堂初遇破故纸 老农细说温肾功

药农姓王,是黄州城郊的农夫,世代种药。他坐在雪堂的矮凳上,从篓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炒好的破故纸,褐色的籽儿泛着油光,闻着有股淡淡的酒香气。“客官,这破故纸得用黄酒泡三天,再用文火炒到发黄,”王老农指着布包,“酒能把它的‘温性’引出来,炒过之后,燥性就小了,吃着不上火。”

苏轼听得认真,从袖中掏出小本子——这是他用来记农事、抄诗句的,此刻却想把药农的话记下来。“老伯,这破故纸配胡桃,是怎么个用法?”王老农笑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