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一:重症复色,辨证加减愈赵强
1983年的春天,鲁中山区的桃花刚开,周家庄的周记药室就来了个特殊的患者——22岁的赵强,来自邻县的煤矿,左脸从颧骨到下颌,一大片白斑像蒙了层霜,连眉毛都白了半截。他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声音带着颤:“周大夫,俺这病治了三年,北京的大医院都去了,说治不好……俺现在连矿上的活都不敢干,怕人笑话。”
周老让赵强抬起头,仔细观察白斑:边缘模糊,带着些细碎的鳞屑,皮肤摸起来比正常处薄;再搭脉,脉象沉细无力,像山涧的细流;看舌苔,苔薄白而干,舌尖泛着点红——这是“白癜兼气血亏虚”的证型,比桂兰的单纯风邪证更复杂。“你这白斑面积大,还亏了气血,单用药酊不够,得加些内服的药,把气血补起来。”周老转身抓药,“黄芪三钱、当归二钱、补骨脂二钱,水煎服,早晚各一碗;药酊还按之前的法子涂,只是你皮肤薄,得用凉白开再稀释一倍,晒的时间减到八分钟,免得伤肤。”
赵强抱着药罐和药方,像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回到矿上,他严格按规矩来: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煎药,药香混着煤烟味,在小屋里飘着;涂药时用棉签轻轻点,生怕蹭到好皮肤;辰时的太阳刚爬上山顶,他就搬个小马扎坐在宿舍门口晒,帽檐斜着,只让左脸对着阳光。第一周,白斑没变化,只是涂药处有点发粉;第三周,颧骨处的白斑边缘,冒出了几个针尖大的黑点,像墨汁滴在宣纸上;两个月后,黑点连成了细线条,像藤蔓似的往白斑中间爬。
可到了夏天,赵强的药酊快用完时,忽然发现白斑处开始脱皮,还痒得厉害。他赶紧请假往周家庄跑,周老一看就知道:“天热了,你矿上湿气重,药酊的辛温气加上湿气,把皮肤闷着了。”他给赵强加了味苦参,让他煮水放凉后,涂药前先擦一遍白斑:“苦参能清热燥湿,正好解你这湿气,还不碍补骨脂的温性。”
调整后,脱皮和瘙痒很快就好了。到了秋天,赵强左脸的白斑已经少了一半,眉毛也长出了黑茬;年底再来时,他脸上的白斑只剩下颌处一小块,还笑着跟周老说:“矿上的工友都说俺像换了个人,俺还处了个对象,明年就结婚!”周老看着他的笑脸,在《周氏家传医案》上写下:“赵强,22岁,白癜(左脸)兼气血亏虚,内服黄芪当归补骨脂汤,外用稀释补骨脂酊(加苦参水预处理),半载复色七成,一年基本痊愈。”他还在旁边注了行小字:“大面积白癜需内外合治,气血亏虚者先补后攻,湿热重者加清热药,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