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本草记:彼岸花间的杏林秘语(下卷)(第1页)

下卷

第五卷 《异草考》补新录,田野调查获秘辛

小石头的事过后,苏景堂把自己关在药铺里,翻着那本《异草考》,册页已经泛黄发脆,有些字迹都模糊了。阿珩端着一碗热茶进去,见师傅正对着一页空白纸发呆,纸上放着几张药方,都是这些日子治痢疾、怪疹、邪毒的方子,还有张老栓说的“石蒜加蜂蜜炮制”的法子。

“师傅,您在写啥?”阿珩把茶放在桌上,轻声问。苏景堂抬起头,眼里有了些光亮:“我想把这些日子的病案,还有百姓口传的本草用法,都补到《异草考》里。你看,这书里只记了石蒜治疮毒,却没记治痢疾、蛇伤,也没记加蜂蜜炮制的法子,这些都是百姓在日子里摸索出来的,比书本珍贵。”

阿珩点了点头,想起之前去白杨村,张老栓说的“石蒜治蛇伤”,还有青枫村李阿婆说的“马齿苋配石蒜”,这些都没在书本里见过。“师傅,我们是不是该去周边的村子走走,多问问老药农?”他提议道,“比如南边的柳溪村,听说那里有位老大夫,祖上是宫里的御医,说不定有更多的病案。”

苏景堂笑了:“好主意!中医的根在田野里,不在书斋里。我们这就去柳溪村,做些‘田野调查’,把那些没被书本记下来的经验,都找回来。”

第二日,师徒俩挎着药箱,往柳溪村走。柳溪村依着一条小溪,村里的房子都是青瓦房,门口挂着晒干的草药,有紫苏、薄荷,还有些阿珩不认识的草。他们找到那位老大夫,姓周,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手里拿着一本手写的《柳溪本草录》。

“苏先生,久仰大名!”周大夫把他们让进屋里,桌上摆着刚碾好的药粉,“我听说你们用石蒜治好了青枫村和白杨村的病,真是厉害!”苏景堂道:“都是百姓的经验,我只是把法子用对了。这次来,是想向您请教,石蒜还有哪些用法,是书本没记的。”

周大夫翻开《柳溪本草录》,指着一页写道:“我们村以前有个孩子,得了惊风,抽风抽得厉害,我祖父用石蒜鳞茎加钩藤、蝉蜕,煮水给孩子喝,喝了两剂就好了。还有,石蒜的花晒干了,烧成灰,加麻油,能治烫伤,比獾油还管用。”

阿珩赶紧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他发现,周大夫说的“石蒜治惊风”,在《本草纲目》里只提了一句“可治惊风”,却没说配伍的药材,而《柳溪本草录》里写得详细,连用量都有——“石蒜鳞茎一钱,钩藤二钱,蝉蜕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这些法子,都是我祖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