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双华本草记(3)(第1页)

彼岸双华本草记(下卷)

楔子

佛陀点化后的第七日,忘川河畔的红雾彻底散尽。往日里血色连绵的彼岸,如今竟分出了两半景致——靠近阎罗殿一侧,曼陀罗华如堆雪覆霜,花瓣舒展如白蝶振翅,风过时飘起细碎的白色花雨,落在魂灵肩头,能闻见一缕清苦带凉的气息,像初秋的晨露;靠近望乡台一侧,曼珠沙华仍似燃火,却少了从前的戾气,花茎挺立如红竹,汁液凝在断口处,竟泛着淡淡的金光。

白老提着药箱,蹲在两花交界处,指尖轻触曼陀罗华的花瓣——花瓣微凉,摸上去竟有丝滑的质感,与曼珠沙华的粗糙截然不同。他掐下一片白花瓣,放在鼻尖细闻,清苦中带着一丝甘润,入喉后竟能让人心头的杂念都淡了几分。“这是‘清解执念’的药性。”白老喃喃自语,又掐了一段曼珠沙华的花茎,挤出几滴红汁,沾在指尖尝了尝——辛温依旧,却多了几分柔和,不再像从前那般烈得刺魂,反而能勾起魂灵深处的温暖记忆。

不远处,几个冥卒正扶着刚过忘川的魂灵,用曼陀罗华的花瓣煮水喂他们喝。那魂灵本还在哭着喊“我还没见孩子最后一面”,喝了水后,眼神渐渐清明,虽仍有伤感,却不再沉溺:“多谢……我记起来了,孩子后来好好长大,我该放心了。”白老看着这一幕,心里松了口气,却又隐隐觉得不安——双华初承“接引使者”之命,药性虽已平和,可冥界魂灵万千,执念形态各异,若遇着极深的执念,双华的药性是否真能应对?他摸了摸药箱里那本残破的《彼岸花解》,残卷上“双华需辅本草,方得万全”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第一卷 双华初引魂 本草试新章

一、阿桃的“忆障之症”

望乡台旁的“归魂驿”里,住着个叫阿桃的魂灵。她前世是个人间的绣娘,因绣坏了官家的嫁衣裳,被杖责后含冤而死,到了冥界后,却记不起自己为何而死,只觉得心口发闷,夜夜梦见自己拿着绣花针,却总也绣不出完整的花样。久而久之,她的魂体越来越虚弱,脸色苍白得像纸,连望乡台都上不去——若是记不起往生的关键执念,魂灵便无法入轮回,只能在冥界慢慢消散。

驿卒见阿桃可怜,便请白老来诊。白老到归魂驿时,阿桃正坐在窗边,手里捏着一根不存在的绣花针,反复比划着。他走上前,轻声问道:“姑娘,你是不是总觉得心里堵得慌,连呼吸都觉得累?”阿桃抬起头,眼里满是迷茫:“是啊……我好像忘了很重要的事,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心口像压了块石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