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珠医契·血花劫》(上卷)(第1页)

《曼珠医契·血花劫》

楔子

南岭深处,瘴气终年不散的忘川谷,生有一种绝艳的花。花分两色,红如凝血,白似霜纨,当地人唤作“曼珠沙华”,也叫“彼岸花”。老辈人说,此花生于阴阳交界,能通幽冥,亦能活人,只是性烈如毒,寻常人沾不得。更有诡谲传说:月圆之夜,以活人鲜血浇灌其根,便能唤醒花中妖灵曼珠,她会与献祭者立七日契约,许一个愿望,代价却是献祭者的阳寿,最终化为花泥,滋养此花永不凋零。

这传说在南岭的药农、郎中口中代代流传,却少有人真敢验证。只因南岭多瘴疠,也多奇症,有些病症缠绵难愈,西医束手,中医也常感棘手。便有那走投无路的医者,会将曼珠沙华的鳞茎配伍剧毒,以“以毒攻毒”之法试治,虽偶有奇效,却也常累及自身。久而久之,这花便成了南岭医道里的“禁忌之药”,只在最绝望的时刻,才会被人想起。

光绪年间,南岭出了个年轻郎中,名唤沈砚。他祖上三代行医,尤擅辨识南岭草药,更得家传《南岭草木医钞》残卷,其中便记载了曼珠沙华“破阴结、通魂窍”的诡异药性。沈砚为人仁厚,医术却带着几分初生牛犊的锐气,他不信那花妖传说,只当是古人对剧毒草药的夸张演绎。直到他的师长,岭南名医柳敬亭,突然身染怪病——每日寅时便会剧烈咳血,咳出来的血竟是黑紫色,脉象沉绝如死,却又能维持微弱生机,遍请名医,皆言“阴阳离决,无药可医”。

沈砚守在柳敬亭榻前,翻遍医书,终于在《草木医钞》的夹缝里找到一行小字:“曼珠沙华,生于忘川,得月华则灵,纳鲜血则醒,其性至阴,能续将绝之阳,然需以阳寿为引……”他看着师长气若游丝的模样,又摸了摸自己腕上跳动的脉,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或许,那传说并非虚妄。

上卷

第一回 瘴谷寻花逢异症 月夜祭血唤曼珠

沈砚打点行囊,只带了祖传的脉枕、银针和一本《草木医钞》,便孤身闯入了忘川谷。谷中瘴气果然名不虚传,才入谷口,便觉胸闷气短,他依着医钞记载,嚼了几片随身携带的“辟瘴草”(实为南岭特产的佩兰,化湿醒脾,辟秽和中),才勉强稳住心神。越往深处走,草木越是诡异,红的似血,白的似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腥甜气息。

行至谷底,只见一汪死水潭边,大片大片的彼岸花正开得绚烂,红的如火焰跳跃,白的如霜雪堆积,在瘴气中明明灭灭,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沈砚心跳加速,他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