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含禅心:玄奘西行医缘记
    下卷 第一回 太医院疑珀性烈 禅医辨证解瘀忧
    贞观二十三年冬,长安弘福寺的藏经阁里,堆满了玄奘西行带回的经卷与琥珀药用手稿。玄奘正与窥基、太医院院正李淳风一同整理《琥珀医禅录》的初稿,窗外的寒梅飘着暗香,案上的缅甸虫珀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内里的天牛仿佛仍有生机。
    “法师,这琥珀虽在民间治好了不少病症,可其‘活血散瘀’之性,恐对体虚者不利。”李淳风捧着初稿,眉头微蹙,“太医院曾有医案,说有老人服用琥珀粉后,出现头晕乏力之症,怕是琥珀性烈,耗伤正气所致。”
    玄奘闻言,并未反驳,只是取出一本厚厚的病案册——那是他从长安、洛阳、蜀地、扬州收集的两百余则琥珀治病记录。“李院正请看,”他翻开其中一页,“这位洛阳老丈,年逾七旬,患‘心悸瘀阻’之症,每日胸闷胸痛,脉象沉涩,正是气血瘀滞所致。初服琥珀粉一钱,确有头晕之症,后我让他加用黄芪三钱、党参三钱,补气活血同用,头晕便消,连服一月,心悸胸痛皆愈。”
    李淳风接过病案册,仔细翻看,只见每一则记录都详细标注了患者的年龄、体质、病症、药方及疗效,甚至还有患者痊愈后的回访记录。“原来法师早已考虑到体虚者的用药之法。”他叹道,“是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正说着,太医院的医官匆匆来报,说户部尚书刘大人突发“胸痹”,胸痛如绞,呼吸困难,太医院的汤药服下后,效果甚微,请玄奘与李淳风一同前往诊治。
    二人赶到刘府时,刘大人正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冷汗直流,双手紧紧按着胸口,连说话都断断续续:“胸……胸口像有块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李淳风诊脉后,惊道:“脉象沉紧,气血瘀滞于胸中,若不及时化解,恐有性命之忧!”
    玄奘探了探刘大人的脉搏,又看了看他的舌苔——舌苔白腻,确是“寒凝血瘀”之症。“李院正,”他说,“刘大人体虚,不可单用琥珀活血,需温阳散寒与活血散瘀同用。取琥珀粉一钱(研末冲服)、丹参五钱、三七三钱、桂枝三钱、薤白三钱,加水三升,文火煎至一升,速服。”
    药汤很快煎好,琥珀粉溶于其中,呈淡红色,入口微苦,却带着一丝桂枝的辛温。刘大人服下后,不到半个时辰,便觉胸口的压迫感渐渐减轻,呼吸也顺畅了许多;又过了一个时辰,胸痛竟完全消失,能坐起来喝粥了。
    刘大人握着玄奘的手,感激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