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魄映月:都江医缘记(上卷)(第1页)

虎魄映月:都江医缘记

楔子

北宋天圣年间,都江堰的岷江水总裹着翠色的凉意,沿岸的竹林却藏着惊魂的嘶吼——近半年来,青城山下来了一头吊睛白额虎,夜夜下山伤人,已叼走了三个村民,连经验最老的猎户都不敢轻易进山。

伏虎猎人李次口是三个月前从剑门关迁来的,背上的铁胎弓磨得发亮,腰间挂着祖传的猎刀,刀鞘上刻着“伏虎”二字。他听闻猛虎为患,便主动向里正请缨:“给我三日,定将这虎除了,还都江一片安宁。”

第三夜,月色如霜,李次口蹲在竹林的巨石后,盯着山道上的动静。忽然,一阵腥风袭来,吊睛白额虎从竹林中跃出,虎眼在月光下泛着幽绿的光,直扑向不远处的农舍。李次口拉满铁胎弓,箭簇带着寒光,正中老虎的左眼。老虎痛得咆哮,转身扑向李次口,他抽出猎刀,与老虎缠斗半宿,终于将刀刺入老虎的心脏。

老虎轰然倒地,奇怪的是,它的右眼竟渐渐泛起莹白的光,像月光凝结在瞳孔里,随后这道光缓缓渗入地下,地面竟微微隆起,似有物在土下蠕动。李次口心中好奇,取来随身携带的木铲,顺着虎尸头部的方位掘地四尺——土里埋着一块拳头大的晶石,通体澄澈,泛着淡淡的虎眼般的莹光,触手温润,竟带着一丝暖意。

“这是……虎魄?”里正闻讯赶来,见了晶石,惊得跪地叩首,“老辈人说,猛虎有灵,死后魂魄入地,会凝成‘虎魄’,能镇宅辟邪,还能治邪祟之病!”李次口将虎魄捧在手中,月光下,晶石里似有细碎的光在流动,像被封存的虎魂。他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山中奇珍多有灵,能用则用,莫负自然馈赠。”

那晚的月光格外清亮,李次口将虎魄裹在鹿皮里,藏在怀中。他不知道,这颗凝结着虎魂与月光的晶石,不仅会成为都江百姓的护佑,更会在一次次的疗愈实践中,揭开中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密码。

上卷 第一回 稚子惊风危旦夕 虎魄初显安神功

天圣三年暮春,都江堰沿岸的村落还没从猛虎的阴影中缓过劲,又遭了新的劫难——村里的孩童多染了“惊风”之症,有的抽搐不止,有的双目呆滞,有的夜啼不休。农妇王氏的儿子狗蛋病情最重,已抽搐了一天一夜,小脸憋得青紫,牙关紧咬,连米汤都灌不进去,老郎中开的钩藤汤喝了也没用,王氏抱着狗蛋,坐在门槛上哭成了泪人。

“王嫂子,别哭了,去找李猎人试试吧!”邻居张婆劝道,“他手里有虎魄,老辈人说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