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佑佛灯:唐代狻猊琥珀神话录
下卷·珀融圣药:唐代佛药的传承与升华
第一回 法师痹痛·双珀合璧通经络
唐会昌五年深秋,法门寺住持智慧法师偶感风寒,旧疾风湿痹痛复发——他早年在终南山修行时,曾因淋雨受寒,每逢阴雨天,右腿膝盖便疼得难以屈伸,连打坐都需弟子搀扶。弟子们请来了长安最有名的医官,用了针灸、汤药,疼痛却只缓解了片刻,一遇冷雨,又会加重。
法明见师父痛苦,忽然想起琥珀狻猊的温性——上卷中用琥珀安神,皆因它“味甘性平、能安五脏”,可风湿痹痛是“寒邪阻络、气血不通”,或许能用琥珀的温气配合草药通经络。他取来一块从狻猊身上磨下的细珀末,又找来了寺后晒干的桂枝(温通经脉)、独活(祛风湿),按2:1:1的比例混合,再用温热的黄酒调成糊状,敷在师父的膝盖上,外面裹上浸过药汁的棉布。
“师父,琥珀能温通,桂枝能散寒,独活能祛湿,三者配着,或许能化掉膝盖里的寒邪。”法明一边为师父裹棉布,一边解释。智慧法师点头,只觉膝盖处渐渐暖起来,像有股暖流顺着经络往小腿走,往日里刺骨的寒意,竟慢慢退了。法明又取来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香囊(此前供在佛前,专为礼佛用,法明征得师父同意,暂借药用),往香囊里装了琥珀末、艾叶和少量麝香(西域贡品,能通络止痛),系在师父的腰间,贴着命门穴:“这香囊的香气能顺着穴位渗进去,温养肾阳,肾阳足了,膝盖的寒邪也能散得更快。”
头两夜,智慧法师的膝盖仍会隐隐作痛,但已能勉强屈伸;第三日,他竟能自己起身散步,阴雨天时,疼痛也轻了大半;到了第七日,他已能像往常一样在经堂打坐,连医官来复诊时,都惊叹:“这琥珀竟有如此奇效!此前医书里只说它能安神,未提能治痹痛。”
智慧法师笑着指了指腰间的银鎏金香囊:“医书是前人的经验,可病是活的——琥珀性温,本就能通气血,配上驱风湿的草药,自然能治痹痛。这便是‘实践出真知’,不在书里,在手里。”他让法明把这方法记在寺里的《药石记》上(法门寺僧人记录药用实践的手札,无刊印,仅手抄相传),还特意注明:“治风湿痹痛,琥珀末配桂枝、独活,外敷;银鎏金香囊装珀末、艾叶,随身佩,温肾通络。”
从此,法门寺的僧人若遇风湿之症,便用这法子治疗,连山下的百姓听说后,也来求琥珀碎末——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虽未被载入官修医典,却在僧俗之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