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酒吟:李白与丝路琥珀情(上卷)(第1页)

珀酒吟:李白与丝路琥珀情

楔子

唐开元十三年,长安春深,贺知章府中牡丹开得正盛。十七岁的李白,怀揣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意气,随父亲赴贺府赴宴。席间,贺知章取出一方鎏金盒,盒中卧着一块波罗的海金珀——珀体如凝蜜,泛着暖黄的光,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上面,竟似有松脂的淡香漫出来。“太白,此乃西域贡珀,性甘平,能安五脏、定魂魄,是丝路商队千里迢迢送来的宝贝。”贺知章捻着胡须,将琥珀递到李白手中。

李白握着琥珀,只觉掌心温润,往日里因读诗急躁的胸口,竟慢慢舒展开来。“先生,这琥珀除了安神,还能做什么?”他好奇地问。贺知章笑道:“西域商人常将其碾末泡酒,治风寒痹痛;寻常百姓家,也用它治小儿惊风——都是实践出来的妙处,医书里倒没写全。”那晚,李白捧着琥珀看了半宿,月光下的珀体泛着淡淡的光晕,让他想起幼时在蜀地见过的山间松脂,更对遥远的丝路生出无限向往。

谁也未曾想,这枚琥珀的初见,竟成了李白日后与“琥珀光”结缘的开端——从西域的葡萄酒,到兰陵的郁金香酒,从玉门关的羁旅豪情,到案头的传世诗句,琥珀的温润与酒的醇厚,终将在他的生命里,酿成一段跨越丝路的传奇,而其药用的智慧,也将在一次次偶然的救治中,悄然融入诗酒人生。

上卷·珀酒随行:李白丝路情的实践初章

第一回 凉州遇商·珀末酒安羁旅魂

唐开元十四年,李白漫游至凉州(今甘肃武威),这座丝路重镇里,驼铃叮当,胡商云集。一日,他在“安记胡商栈”歇脚,见粟特商长安胡商正对着一盏茶叹气,面色蜡黄,眼下挂着青黑,连端茶的手都微微发颤。李白上前攀谈,才知安胡商从波斯经丝路来,连日骑马赶路,夜里总失眠,一闭眼就梦见风沙埋驼队,脉象浮数——这是“羁旅劳顿、心神失养”之症,长途跋涉耗损气血,又受风沙惊吓,导致心神不宁。

“安兄莫忧,我倒有个法子。”李白想起贺知章说的琥珀安神,便问,“兄台行囊中可有西域琥珀?”安胡商眼睛一亮,从锦袋里取出一小块金珀:“这是我带的护身珀,波斯人说能驱邪,却不知还能治病。”李白接过琥珀,借客栈的青石臼碾成细粉,又唤店家温一壶葡萄酒,取少许珀末撒入酒中,“此珀性甘平,能定魂魄;葡萄酒能活血,两者相和,你今夜饮下,定能安睡。”

安胡商半信半疑地饮下酒,只觉一股暖意从喉咙滑到心口,往日里乱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