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珀韵:念珠护世记
下卷
第五回 老修士肺疫危殆 珀香百里救残喘
1348年的深秋,科隆大教堂的疫症虽已缓和,却仍有重症者在生死边缘挣扎。负责教堂钟楼敲钟的老修士托马斯,便是其中之一。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此前曾靠琥珀念珠熬过轻症,可这次却因连日为亡者敲钟,受了风寒,旧疾复发——他高热不退,咳喘不止,痰中带着暗红的血丝,躺卧在床,连呼吸都带着嘶哑的喘息,仿佛每一次吸气都要耗尽全身力气。
海因里希赶到托马斯的修士房时,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腐气,窗户紧闭,阳光透过缝隙照在老人枯瘦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他伸手为托马斯诊脉,指尖触到的脉搏细弱而急促,像风中摇曳的烛火——这在中医里是“疫毒犯肺,肺失宣降”之证。肺主气司呼吸,疫毒侵入肺腑,阻塞气道,才会咳喘咯血;老人年事已高,肺气本就虚弱,更是难以抵御邪毒。
“托马斯修士,别怕,我们还有琥珀。”海因里希轻声安抚,心中已有了对策。他知道,此时单靠之前的琥珀水和熏烟已不够,需用“宣肺解毒、益气护肺”之法。他让弟子去花园采摘新鲜的百里香——这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草本植物,在民间常被用来缓解咳嗽,中医亦认为其“辛温解表,宣肺止咳”,正好能疏通肺络;又取来之前珍藏的洋甘菊干花,其性温和,能“益气安神”,可辅助老人虚弱的肺气。
回到修士房,海因里希将琥珀碎屑、百里香、洋甘菊一同放入陶壶,加入山泉水,用小火慢煮。陶壶中的水汽袅袅升起,松脂的暖香、百里香的清冽与洋甘菊的甜香交织在一起,渐渐驱散了屋内的腐气。待药水温凉,他用小勺舀起,一点点喂给托马斯,每喂一口,都轻轻拍着老人的后背,助他顺气。“这药能帮你把肺里的毒排出来,慢慢咳,别着急。”海因里希的声音沉稳,像冬日里的炭火,让托马斯渐渐安定下来。
除了内服汤药,海因里希还在托马斯的床头放了一个铜熏炉,里面铺着琥珀碎末与干燥的松针——松针性温,能“祛风燥湿、解毒止痒”,与琥珀同熏,既能持续辟秽,又能滋润肺燥。他还特意嘱咐弟子,每日用琥珀、松针煮成的温水为托马斯擦拭手脚,促进气血循环,帮助身体恢复。
就这样过了五日,托马斯的咳喘渐渐减轻,痰中的血丝消失了;十日过后,他已能坐起身喝些稀粥,甚至能在弟子的搀扶下,走到窗边看看外面的麦田。一日清晨,托马斯握着海因里希的手,声音虽轻却有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