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脂仙酊记·下卷
第五回 城中医官生质疑 山野奇方验真章
苏衍自石泉村归乡后,每日除了为村民诊病,便在院中培育补骨脂,细究不同炮制之法——或暴晒七日,或阴干半月,或加黄酒浸润,对比其药效差异。这日午后,青溪村外忽然来了一队车马,为首者身着青色官袍,面容肃然,身后跟着几位带药箱的随从,正是邻县惠民药局的医官周鹤年。
周鹤年久闻苏衍以“草籽药汁”治白驳风,心中半信半疑。他出身太医院附属药局,习的是典籍所载的“正统”医术,素来认为民间“土法”多是旁门左道。此番前来,一是受上司所托,查验民间偏方是否属实;二是想亲自验证,若这药汁真有效,便要将其纳入药局方剂,若无效,则需劝诫村民勿轻信偏方。
“苏先生,久仰大名。”周鹤年进了苏衍的药铺,目光扫过架上晾晒的补骨脂,开门见山道,“听闻你用补骨脂泡制的药汁,能治白驳风?此法在《千金方》《外台秘要》中皆无记载,不知先生何以确定其有效?”
苏衍见其神色带着审视,却依旧谦和道:“周医官客气。此法并非我凭空臆想,先是见老牧人用补骨脂治老牛白斑,后又亲试于自身旧疾,再辨证施用于村民,累计三十余例,有效者二十七人,皆是实践所得。”说罢,他取出记录病案的册子,递与周鹤年。
周鹤年接过册子,细细翻阅,见上面不仅写着患者症状、用药方法,还画着白斑变化的简图,甚至标注了用药后出现的发红、瘙痒等反应及应对之法,心中稍显动容,却仍蹙眉道:“即便有案例,也难保不是巧合。白驳风本就有自愈之可能,何况你所用之法,需借日光之力,若遇阴雨连绵,岂不是束手无策?”
恰在此时,门外进来一位中年男子,面色焦急,身后跟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孩童脸上、脖颈布满白斑,且白斑处皮肤微微隆起,似有渗液。“苏先生,您快救救孩子!”男子哽咽道,“我们是从县城来的,孩子患白驳风两年,在惠民药局用了不少药膏,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听说您这儿有办法,特意赶来。”
周鹤年见是药局的患者,脸色微变,上前查看孩童病情,眉头皱得更紧:“这是白驳风合并湿疮,肌肤湿热内蕴,又受外邪侵袭,常规药膏难起效,你竟敢接?”
苏衍却俯身细看孩童舌苔,见其苔黄腻,又摸了摸白斑处皮肤,温而黏腻,诊脉得知脉象滑数,便道:“无妨,此乃湿热型白驳风,需先清湿热,再用补骨脂酊。”他转身取来两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